(上接第八版)
![]() |
县委书记叶美峰向驰援武汉医务人员表达问候 |
![]() |
老英雄胡兆富为驰援武汉医务人员献上花环 肖斌 摄 |
![]() |
驰援武汉医务人员凯旋,全县群众夹道欢迎 陈勤幸 摄 |
![]() |
县中医院医生在高速路口为过往人员检测体温 |
![]() |
县人民医院预检分诊点 |
![]() |
医务人员开展复学前指导 |
![]() |
健康指导员指导企业复工防控工作 |
![]() |
运送医疗物资 |
![]() |
相关部门领用防疫物资 |
![]() |
帮帮团成员给驰援武汉医务人员子女作辅导 |
外防输入 内防扩散
病毒侵袭而来,我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对病毒必须斩尽杀绝。”县疾控中心、县中医医院以及各乡镇卫生院迅速集结,投入到病毒消杀、卡点检测等繁重工作中。
县疾控中心PCR实验室在全市县(市、区)中,第一个请战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全力开展消杀,对疫点消毒383处,对医院、集中隔离点、看守所、汽车站、高速服务区等消毒60余次。向全县每个村(社)、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发放宣传画报等75000余份。
从清晨到夜晚,从深夜到黎明,有一群人的脚步紧跟着时钟的指针从未停下,
他们就是卡点值守医务人员。县中医医院杏林红志愿者服务队,全天候在G60高速常山出口值守。他们既要上班也要值班,门诊部主任王毓光是其中一员。大型卡车来了,王毓光总是第一个爬上近两米高的驾驶室给司机测体温,一个班次上下十几趟,用行动诠释着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芳村分院负责界牌岭卡点执勤,门诊部主任甘旋担心同事关节不好,主动顶岗:“夜里太冷了,我来守,你去休息会儿。”凌晨山里零下5℃,甘璇的举动充满暖意。
“您好,请配合测量体温。”白石草坪省际卡点,白石分院副院长樊国红为驾乘人员测量体温,详细询问出发地和目的地等信息。本来不是他值班,为照顾老同志,樊国红说:“我年轻,我来上。”
复工复学 保驾护航
两手硬两战赢,医务人员主动先行。县卫健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责,建立驻企健康指导员制度,选派83名干部职工,指导全县120家规上企业的疫情防控,走访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场所769个,参与服务1800余人次。创新实施“三色图法”,完善入企指导“十问十答”,助推复工企业高效
质控。
每到企业,县中医医院驻企健康指导员都仔细查看重点环节、重点部门、重点流程。当场指出漏洞和缺陷,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建立严密的“免疫系统”。他们走进“禄通轴承”“恒寿堂”等14家企业,累计巡查56次。
县疾控中心对全县规上企业、300家商贸服务企业和315家其他中小企业进行防控指导。组织开展线上培训10次,向企业发放宣传海报2000余张、折页16000余份,受理咨询300余人次。
县卫生监督所实行“预约办理”等举措,引导企业利用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开展“网上办、掌上办”服务。依托微信、钉钉、QQ等实现线上指导、即时受理、当天办结。
在推进学校复学上,设立疫情防控专员和健康指导员制度,实施学校疫情防控“113”措施(向全县各学校派出一名疫情防控专员、一名驻校健康指导员,做到疫情防控责任、驻点服务指导、家校互动配合三个全覆盖)。全县设有疫情防控专员24名、驻校健康指导员45名。
后勤尖兵 高效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防疫物资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县卫健局积极做好全县防疫物资储备调拨发放,确保物资量足、使用得当、发挥最大效应。
医疗物资紧缺是最大的问题,物资保障组四处奔走、多方联系,多渠道采购,并接收市指挥部调配、社会捐赠、县红十字会转赠的物资。以优先保障一线工作人员为原则,统筹发放医疗机构、道路卡点的防护服、N95口罩、外科口罩、体温枪、酒精等物资。做好机关、乡镇、公共场所等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发放,培训使用方法。共发放口罩179万余只,体温枪814只,消杀物品35吨,防护服8700余件。
专职会计做好防控物资审核验收,建立详细台账。日清日结数据报表,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接受县纪监委、审计局监督审计。
倾情付出 赢得关爱
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抗疫期间,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看望慰问一线医务工作者。
2月4日,县委常委会作出党员干部一律不得使用医用N95口罩的决定。同时要求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捐献N95口罩,给一线医务人员使用。2月8日元宵节,叶美峰、张少华等慰问医务人员。
青年企业家协会、浩雪电器、杭州衢州商会、蒙牛集团等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奉献爱心。全县上下同心协力,涓涓细流汇成大爱。
“5+N”红细胞帮帮团,解决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的实际困难。团县委红细胞帮帮团为驰援武汉的廖琳君的女儿送课上门,温情陪伴;县妇联将应秀娟的女儿从江西接回常山;县实验小学两名教师与请缨抗疫的医生林志贞的女儿结对。
面对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广大医务人员纷纷表示:“有你们在,我们在抗疫一线没有了后顾之忧,有了更强的斗疫激情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