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诗路首航,激荡“宋诗之河”

  本报评论员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千年之前,曾几乘舟泛游,在三衢山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三衢道中》,让我们感受诗人沉醉山水的愉悦心情,感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千年之后,以诗为媒,以水为介,一艘“衢州有礼号”游轮从杭州滨江码头缓缓驶向衢州水亭门码头,带领游客跟上曾几的脚步,感受“宋诗之河”的隽永魅力。

  一川“宋诗之河”,串起的是灿若星辰的宋代名人足迹和动人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南来北往的迁客骚人无不为之流连忘返、赞叹倾倒。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游历过常山并在诗中描写常山的诗人有100多位,尤其以宋代为甚,曾几、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朱熹等文人巨匠赫然在列,给常山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文化瑰宝,“宋诗之河”的繁华无尽也因此彰显得淋漓尽致。

  由于时代发展、交通变迁等原因,曾经商旅往返、船乘不绝的“宋诗之河”,在上世纪后期渐渐沉寂,甚至被人遗忘。所幸,天生丽质难自弃,洗去铅华惊世人。近年来,沉寂多年的“宋诗之河”,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航运交通旅游价值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呼吁。潮起千里竞风流,通江达海不是梦,“衢州有礼号”游轮首航、常山江航运项目开发,点亮了“宋诗之河”,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常山江航运复兴的时代即将到来!

  “潮起正是扬帆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宋诗之河”开发,将常山江航道开发与沿江公路项目建设紧密相连,用系统化思维推进项目,实行两岸同步规划,同时融入历史文化元素,综合打造新景观,让航道成为展示常山美丽画卷的“黄金水道”,让“宋诗之河”容颜焕发。而这次的诗路首航,更是唤醒了常山人振兴常山江航运的梦想。不难想象,“航运+文化+旅游”的“宋诗之河”发展新模式未来可期。

  黄金水道复归来,游轮漫游诗画路。此时,我们正朝着诗和远方,破浪前行,“宋诗之河”波澜壮阔的未来航路近在眼前!


今日常山 一版要闻 00001 诗路首航,激荡“宋诗之河” 2020-05-20 2 2020年05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