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文峰

草坪的诗意和远方

  广昌崽

  县委主要领导在调研草坪村“未来驿站”时指出:“衢饶”示范区建设是推动“两山”转化、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对深化浙赣两省边际合作,推动两地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全国跨省边际合作的“标杆”。

  ——题记

  金秋十月,我到320国道浙江段的最西端——白石镇草坪村走访。无意间,朋友家的一本古诗集引起了我的兴趣,打开泛黄的书页清晰可闻:在草坪村这块充满乡愁的地方,留存了许多历代文人墨客的诗篇,那些萦绕在草坪古驿站周围的诗韵,仍然焕发着经久迷人的馨香。

  从古书上记载得知,常山至江西玉山的“常玉古(驿)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越国古道的一段。吴越交战期间,为巩固后方,这里乃越国与楚国睦邻友好的通道,也是贯穿中部地区至越国的后方线路。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89年),朝廷派内侍刘希昂自东京赴南韶就途径此道,可以想见,草坪村历史上就是南来北往的中转站。

  眼下,草坪村的深秋显得成熟,国道两旁的山峦墨绿如黛。当年,宋朝中兴贤相赵鼎(死后葬在常山),在“题草坪驿”的诗中写道“才过常山到草坪,驿亭偏喜雨初晴。麦畦水涨黄云重,柳絮风吹白雪轻”。史载,草坪村元代开始就设有驿站和关防,是江南重要的关隘之一,赵大诗人抵此,正是春夏之交,柳絮飞花,麦穗金黄,好一派田园风光和丰收景象,难怪他的心情是“轻”松的,对草坪驿站爱戴有加。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记载——“丙子(公元1636年)十月十七日,鸡鸣起饭,再鸣而行。五里,蒋莲铺,月色皎甚。转而南行,山势复簇,始有村居。又五里,白石湾,晓日甫升。又五里,白石铺。仍转西行,又七里,草萍公馆,昔有驿。”“游侠”徐先生在西行江西的“常玉古道”上边行边记,给我们留下了几多遐想,“草坪公馆”给了“大侠”些许的安顿。同时代的余姚人、大学问家王守仁,他在“题草坪驿壁”诗中写道“山行风雪瘦能当,会喜江花照夜航”,由于风雪夜宿,奉圣旨又要急去出征平叛,时当国运和财力又连连告急,因而感慨道:“小臣何尔驰驱急,欲请回銮罢六师”。

  在充盈古韵的草坪,让我感觉,每走一步都有一首古诗。

  今天,是丰收在望的秋天,草坪村庄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的气息。一排排崭新的高楼大厦沿国道平行竖立,房前屋后停放着三三两两款式新颖的小车,绿化带、小庭院、炮台景、辣椒文化把村庄装点得面目一新。与乡亲老友相聚,畅叙新农村的发展,心情很是愉悦。正如方豪(明朝开化籍进士)在“草坪驿会徐伯和”一诗中写的“相看各喜容颜好,一笑还将宠辱轻”。想必,方与徐两位当年也是在这样的季节里,老朋友在一起古道散步,桌上把酒,谈笑风生,乐不思蜀。

  “好戏还在后头呢。”朋友说着,带我来到“衢饶示范区”。

  在热火朝天的示范区现场,一批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杆线迁移作业,为“未来驿站”建设做前期准备。村支书林芳良介绍,草坪村属于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前沿,这里在建的“未来驿站”是示范区的先行项目。由展示中心、能源驿站、物流驿站、旅游驿站四个区块组成,建成后将成为浙赣边际合作的展示平台。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清代进士陆茅(浙江平湖人)过草坪驿时,留下的诗句“海椒还北贩,山药向南装。中道肩相易,人情信恋乡”的情形。

  草坪村地处“常玉古道”的中段,距常山城、玉山城、江山城皆四五十里路程,是名副其实的中心点。史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民族英雄林则徐由南雄启程,经江西入浙江境。他在四月十五日的日记中写道“……常山辖至草坪驿,各有巡检驻扎,相距只一街衢间。由分界至常、玉二县,各四十里。自常来者,以草坪为中站……”我们有理由相信:以草坪村为中心的“衢饶示范区”,他的“未来驿站”必将在千年古道上熠熠生辉。

  古道悠悠,未来已来。

  驻足“两浙首站”“脚踏两省”的草坪村,我只是匆匆过客。在这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天地之间,惟愿草坪村以及每一位坚韧奋斗者,通过不懈的努力,搭上“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城”快车,走得更高更远……


今日常山 文峰 00003 草坪的诗意和远方 2020-12-26 2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