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文峰

牛年说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林华

  牛是中国的12生肖之一,排名第二。农历2021年是牛年,进入属牛的年份,人们对牛的话题自然就多了起来。只要说起牛,大家就会从正反两面去描述它。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据史料记载:古代就有利用牛拉动耕犁以整地的应用,后来人们知道牛的力气巨大,开始有各种不同的应用,从农耕、交通甚至军事等方面都广泛用到牛。战国时代的齐国还使用火牛阵打败燕国,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也曾用到牛。

  牛看起来温驯,默默无闻,但发起脾气来却是莽撞的,曾有人鞭打壮牛,将其激怒后,被牛角顶断肋骨的情况发生。

  同样的牛,不同的人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同一头牛有的人使用它一天只能耕1亩地,而有的人使用它一天可以耕3亩多。

  上小学四年级时,凡署假或寒假期间,父亲都叫我到生产队里去放牛,每天可赚2分工分。开始我对放牛很有兴趣,骑在牛背上的感觉像出征的战士一样,既潇洒又不需走路。可是第一天下来,就感到其实并没那么简单。

  当时队里那头耕牛很高大,它虽然在大人面前很温顺,可是对我这个才十来岁的小孩子,它常常用那两只弯弯的牛角对着我,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第一次骑在它背上,牛竟然野性十足,有意欺我,只见它奋蹄狂奔,前脚腾空,我被吓得心惊胆战,一阵狂颠后,我从牛背上摔下来,胳膊上摔破一层皮,又红又肿,痛了好几天。

  后来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时,其中有两头耕牛让大家轮流放牧。一般一个月正好轮到一天,倒是觉得蛮新鲜的事儿。从那时起,我学会了犁田和耙田,但与一些老把式比起来,技术上还差一大截。记得刚学犁田时,出尽了洋相,开始犁把握在手上就是不听使唤。犁得太深时,牛躬身蹬腿使尽全力仍拉不动,一会儿又犁得太浅了,牛儿“哗、哗、哗”快步奔走,在那泥浆田里我怎能跟得上,有一次犁头脱落掉在水田里,找了好长时间才摸到。后来在一位老农的指导下,才逐渐掌握了技巧,只有把握好犁得不深不浅的情况下,人和牛才能协调前行,而且也不会觉得太累。

  牛一生耕过多少田地,农人不知道,牛更不知道。但是,它肩上厚厚的茧子,记录着一生负重的经历;它身上的道道鞭痕,记载着一生耕耘的数量。

  牛拉犁的时候就像一座山,躺下来的时候就像一块地,疲惫的时候就像一位暮年的老人。

  牛的一生付出的多,获得的少。牛干着繁重的活,吃的是草料。牛干完活后仍喘着粗气,眼睛淡然地看着的草料。农人懂得它黯淡的眼神,但是农人也没有办法,因为农人要生存,是没有办法解脱牛的劳役的,只有在机械化较发达的今天,机耕代替了牛耕,牛才逐渐被解脱。现在许多地方已没有耕牛了,有的人养了黄牛,那是用来杀肉的,性质不一样。

  我常常在书里读过宋人孔平仲《禾熟》的诗:“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可是,看着老牛那疲惫的样子,根本找不到诗中的那种意境,有的只是一种苦涩的心情……

  牛是非常知道感恩的动物,从前有个穷苦人家的小孩给地主家放牛。寒冬季节,牛不需要耕地,地主让小孩每天将牛拉到山上吃草,可是寒风中,杂草干枯,牛是吃不饱的。小孩趁机到地主家偷了马料豆浸泡后包在稻草中喂牛。连续喂了好多天,牛的毛色油光漆黑,地主觉得蹊跷,让儿子悄悄看着他。一天,地主儿子发现小孩给牛喂马料豆后,向地主报告。地主发现马料豆少掉了两斗左右,抡起鞭子抽打小孩,并叫他赔马料豆。牛看着挨打的小孩,心酸地流下了眼泪,似乎宁愿代替小孩挨鞭子。到了夏季的一天,地主儿子要与小孩一同去放牛,路过一小溪涧时,洪水泛滥,两人都落进水里,老牛猛冲过去,用嘴巴叼着小孩的衣服救起了小孩,而任凭地主的儿子被洪水冲走了。

  牛是勤劳朴实的象征,几千年来人们总结了牛的功绩,给予极美的赞誉。一些文人墨客写牛,画牛,赞美牛的功劳,给予牛很高的评价。在成语中,就有许多与牛有关,虽然有褒有贬,但总体上褒大于贬。如“气冲牛斗”,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休牛归马”,形容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和平相处。“对牛弹琴”的意思是,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老牛破车”的意思是,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一牛九锁”,则是比喻无法解脱。该成语出自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牛九锁,更相牵挛,案明如市,不得东西,请谳得报,日中被刑。”


今日常山 文峰 00003 牛年说牛 2021-02-20 2 2021年02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