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二版)
这种执着,这种严谨,持续不断地体现在他工作的方方面面。他给了丽水以及欠发达地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举措,比如“百亿帮扶”工程,瞄准山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这些薄弱环节,拿出来的财力重点用在亟待上马的帮扶项目上,建设欠发达地区的路、电、水、环保等基础设施。根据浙江的大多数欠发达地区位于山区和海岛的实际,又推出了“山海协作工程”,全省发达地区的县市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着力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新的增长点。
在发展理念的层面,习书记站得很高、看得很远。在他的指导下,当时的丽水作为最早发展生态经济的地区之一,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出了不少好典型,形成了一批发展成果,初步做到了既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让老百姓富起来的良性循环。
习书记“下山扶贫”的工作思路,非常富有开创性。在特别偏远的大山深处,即使花巨资通了公路、电和其他基础设施,也未必能很好地解决发展问题,更不能解决生态保护问题,而让群众下山融入县域经济,则兼顾了生态和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山区、贫困地区的年轻一代,也可以从山里走出来,长见识、增才干,融入外面的社会,有条件再反哺乡村。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既是经济发展的整治和示范,也是环境保护的整治和示范,在丽水得到充分的落实,这也使丽水后来顺利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接轨。习书记“小县大城关”的发展思路,我们一直在实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继续探索新模式,在一个大县中,发展多个中心镇,形成集聚效应,大大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就业,也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采访组:您2004年调任省审计厅厅长,请您谈谈习近平同志对审计工作都有哪些指导。
谢力群:习书记很重视审计工作,始终把它作为党和政府规范财经纪律和反腐倡廉的重要工具。他在抓党风廉政建设期间和处理一些重大事件的时候,都比较注重用审计的工具解决问题。
比如,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出逃以后,根据习书记的指示,我们派出审计组,审查出了很多问题,为之后的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审计工作开展之后,习书记多次亲自听汇报,并认真进行指导。这就说明,他非常重视用审计的手段遏制腐败,发挥审计规范财经的重要作用。浙江省大凡出现经济领域腐败的苗头,他也都尽可能地用审计作为先行介入的手段解决,经审计确实有问题的,该处理就处理,该移送就移送,没有问题的,就澄清是非。
每年,我们把财政收支审计清楚以后,都会向他汇报。整个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在审计工作中有哪些创新,我都直接向他报告。他对审计工作很内行,各个方面都很熟悉,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创新。
每次听完汇报之后,他对一些工作要点会有相应补充、完善、提示。他特别注意那些容易出事的地方,指示我们要抓住问题不放,要不断完善机制。比如,政府资金管理的机制、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政府负债的规范等等。浙江的审计工作之严格、严谨、高效,与习书记的一贯支持是分不开的。
2006年,习书记专程到省审计厅调研,在听取工作汇报后,他既充分肯定这些年审计工作的成绩,也对进一步做好审计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对审计工作进一步提出“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三立”要求,这个“三立”要求,一直激励着浙江审计系统的干部不断探索创新,加快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转变,把审计机关真正建设成为党和政府规范财经纪律和反腐倡廉的重要工具。
习书记非常善于学习,他干工作,会把与工作相关的各项专业知识都钻进去认真学习一遍。省委书记的工作,涉及全省发展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每项工作他都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成为内行,这是我们都很敬佩的。
这让我想起他第一次来丽水调研的情景,当时他就已经对丽水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以及发展现状有了很深入和系统的了解。我到省审计厅工作后,第一次向他汇报工作,他和我谈起话来,全都是很内行的话,而且都能说到关键点上。
我想,这和习书记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关。他在下面调研的时候,每天晚上不是找干部谈话就是在翻看县志和相关材料。我们在地方工作多年,对当地的了解,有些方面还没有他一个晚上系统学习之后了解得深入。而且,那么厚的一本书,他能迅速找到重点内容去看。说实话,跑了一天的路,调研了一天,见了很多人,讲了很多话,晚上本该好好休息了,但他还要拿起一本书熬夜学习。作为我来说,真的缺乏这种劲头。就如同现在年轻人开玩笑说:“有一种人,实在是没法追赶上他,因为他不但比你优秀,还比你更努力。”
(采访组:邱然 黄珊 陈思 原载3月29日《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