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胡兆富
(长篇报告文学)
孙侃 著
七、一场战役中“收获”了三枚军功章
参与孟良崮战役,所在部队负责阻击国民党援军,战斗异常激烈。不仅在阵地上抢救伤员,还主动兼任担架员,背着伤员急行军,直至筋疲力尽。指导员牺牲后,星夜潜行,独自穿越敌军封锁线,把装有机要文件的公文包安全上交部队。
真的没想到,就在睢宁之役的次日,确切地说,睢宁之役还没有完,就在胡兆富从战场上救回几十名负伤战友的次日,部队又接到新的命令,因敌军重兵力再次来犯,二十团必须再次北撤,与主力部队会合后再谋反击。
这就意味着部分伤员也得与部队一起迅速北撤,而胡兆富必须承担伤员的转运职责。
还没有完全从昨日的鏖战中恢复体力,胡兆富浑身软绵绵的,双脚如同灌了铅。好不容易从地上站起来,眼前就冒出一片金星。连日的奔忙已让原本瘦弱的他体力不支,加之昨日也流了不少血,几处伤口还在钻心地疼。脚底板上无数血泡已经破了,脓水直流。但他知道责无旁贷,在军令面前任何理由都是苍白的,眼下自己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把还能参与运送伤员的卫生员和担架员组织好,把伤员按伤情轻重分成几批,在快速行军时始终跟上部队,后撤途中还要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
天还没有亮透,二十团就开拔了。由于比预计的时间又提前了好几个小时,行军时难免有些匆忙。大部分伤员都已安置好,重伤员一律抬着担架走,轻伤以及能自己走的,都由卫生员或临时组成的护送队搀扶着走。胡兆富也搀扶着一名手臂和腰上有伤的伤员,双脚不停地摸黑往前走。
行不多远,就与一支敌军遭遇。那支敌军人数还不少,可能是从孟良崮方向败退下来的,也有可能是某支援军的一部分,总而言之互相搅上了。敌军的武器比较厉害,我方则打得勇敢,双方呈胶着状态。上级有命令下来,要二十团不要恋战,迅速北撤为宜。二十团便边打边往后撤。
但由此一来,包括七连在内,又多了好几名伤员。胡兆富又忙碌了一阵。当组织卫生员和担架员冒着炮火继续撤离之时,他发现人手又不够了,便索性背起一名腿部受伤的伤员,迈起大步往前走。有临时参加的护送队战友追上来,要求把伤员交给他,伤员也说换个人背吧,可胡兆富还不肯哩,生怕别人不小心把伤员给颠坏了,自己背着最放心。
这支敌军很是纠缠,胡兆富他们后撤了没多久,敌军就追了上来,双方又搅成一团。当我方击溃了敌军,继续后撤,敌军又死命追了上来,纠缠不休。在这样的情况下,伤员的后撤速度要更快,甚至跑到我方整支队伍的最前方,才能不影响整支队伍的行动。胡兆富深知这一点,他背着伤员,既小心又加快着脚步,跑在队伍的最前面。
有战友再次跑上来,想替换胡兆富,又被他谢绝。他知道背上的这名伤员是刚受伤的,腿部的伤口还来不及很好地包扎。此时,血水还从他的绷腿中渗出来。必须找个地方,再好好地包扎一番。胡兆富这样想,脚步更快了。却由于敌军追得紧,他根本没法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
这一口气竟然跑了近十里路,等到稍摆脱敌军,可以稍稍就此休整一下的时候,胡兆富小心翼翼地把背上的伤员放下来,让他躺平,给他包扎妥当后,自己也就瘫下了,喘了很长时间的气,才慢慢地恢复过来。
休整了没多久,又得开拔了。胡兆富从地上站起来,重又背起这位伤员。此时,好几位战友上前,又想替换他,竟然仍被他谢绝。“这伤员腿部伤得厉害,背他走的时候,必须还要护着他的腿。我来背,我才放心。”他又这样说,还故意做了几个轻松的动作,想让战友们放心。但大家都看到,他胸前、背上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就这样,胡兆富背着这名伤员,又狂奔了八里多路,才与部队一起突出包围圈,抵达安全地点。经清点人数,包括重伤员在内的所有伤员无一丢下。
可以想见,此时的胡兆富已累得不成人样。他刚在地上坐下,极度的疲劳袭来,终于让他昏了过去。
昏过去后的胡兆富像是一滩稀泥,连气都不会喘了,只会不停地抽搐,让人不忍直视。战友们看得心疼,蹲下来,轻轻按摩着他的双腿,给他擦脸,给他轻轻地扇风。一个多小时之后,他才昏迷中醒来,慢慢睁开眼睛,呼出一口长气,渐渐活泛过来。但只要稍稍动一动身子,浑身的骨头就会发出咔咔咔的声音。
接下来,便是那场更惨烈的鲁西南唐官屯之战了,这也是孟良崮战役的外围战斗之一。
向来孤傲的张灵甫过于自信了,一是对麾下整编七十四师的战斗力作出了过高的估计,觉得自己的部队必定所向披靡,这一回也必定是获得“大捷”,二是认定整编七十四师居于战线中央,肯定会得到左右邻的积极增援,所以他一面请求空投粮弹,一面调整部署,固守待援。
张灵甫没想到,他的如意算盘完全打错了。他的部队遇到人民解放军时,竟然未能打出他预想中的威力,变得虚弱;盼望中的援军迟迟未至,要么被人民解放军阻隔在孟良崮地区之外,要么不愿出手帮助,干脆就没有来。
5月15日13时,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各部队从四面八方赶来,多路突击孟良崮地区。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竭力顽抗,双方争战异常激烈。几乎每一阵地都经过了反复争夺,呈拉锯式状态。长达一昼夜的激战之后,至16日上午,华东野战军已攻占孟良崮地区的雕窝、芦山等主阵地,整编第七十四师不断退却,地盘逐渐缩小。此时,外围仍有若干国民党援军袭来,却被负责“打援”的华野各部队阻隔,有时甚至被直接歼灭。
孟良崮战役全面打响,胡兆富所在的二十团三营七连补充了兵力,再次担负起突击任务。部队非常迅速地奔赴唐官屯一带,随即与敌军交上了火。
敌军显然也已知此役凶多吉少,无论是主力,还是援军,都在疯狂地顽抗。知道了总体兵力上,国民党军队已大大少于人民解放军的27万,其中的17万还专门对付国民党军队的援军,解放军的后面何况还有数不清的老百姓正全力帮助着,国民党军队无疑已处于劣势,可又不愿束手就擒,而是在竭力负隅顽抗。所以,我方遇到的每一支国民党军队,打起来都很不要命。
唐官屯附近的一座山上,胡兆富所在七连很快与敌军打得难解难分。敌军妄图通过集中优势兵力的做法,各个击破我军,以局部性地挽回颓势。因此这一回,敌军不仅出动了大炮、坦克之类的地面武器,还动用了飞机,一次次地往我方阵地倾泻炸弹。好几架飞机还追着我方官兵射击,气焰十分嚣张。
承担突击任务的七连官兵没有退却,索性冲向前去,与对方搅成了一团,勇敢地拼起了刺刀。敌军飞机无法再扔炸弹,加之我方炮兵部队开始射击,几架飞机不得不返回。
拼刺刀可是我方的强项。一番拼杀之后,敌军丢盔卸甲,不得不败退。
胡兆富带着卫生员冲上阵地,把伤员一一包扎好,运送下来。但他悲痛地发现,这一仗,七连又牺牲了不少战友,其中最先冲上去搏杀的突击排,整个排只剩下了2名战士,其余均已阵亡。另外几个排也有不少战友牺牲。他含着泪,默默用军衣等物,对牺牲者先行殓葬,同时搜寻还活着的伤员。他知道,留着自己搜寻伤员的时间是不多的,敌军很快会卷土重来,必须争分夺秒。
果然,刚刚把阵地上的伤员抢救下来,敌军新的一轮攻势开始了。又是老方法,先是炮击,再是飞机扔炸弹,接着又是坦克加机枪,然后是端枪的步兵成群结队地涌上来。躲在壕沟里的我方战士一俟炮击和轰炸过后,就纷纷举枪反击,冲在最前面的敌人不时倒下,很快又有更多的敌人涌来。密集的子弹不时擦过耳边,击在人体上发出噗噗噗的声响。双方的胶着状态因为一方兵力的增加而变化,担负突击任务的我方,由于后方来不及支援,必须按部署先行撤退。
队伍在后撤时,七连又承担了断后的任务,但越来越多的伤员必须马上运送下去。胡兆富完全进入了全力抢救的状态。
连日的奔忙,尤其是这几天背伤员急行军的疲惫还没有彻底消退,胡兆富的手脚不免有些软,但他竟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用皮带把伤员的挂住,再吊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样既可以省出手来,使出最大的力气包扎伤员,还能带着伤员匍匐向前,甚至还能让自己的身体,为伤员挡住子弹。他就靠着这样的方法,把身上所有的力气都“挤”出来,在战斗的间隙,把阵地上的伤员一个一个地抢救下来。
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敌方的进攻又开始了。这一回敌方出现了好几架飞机,而且还飞得特别低,机枪子弹哒哒哒地扫射过来,把阵地上仅有的几棵小树都打掉了,泥巴还溅得很高。胡兆富和战友们赶紧滚进起壕沟里。过了一会儿,刚想从壕沟里爬出来,飞机又直直地朝这里俯冲。
有人对着胡兆富大叫:“快跑,飞机又来了!”话音刚落,那飞机就哇地直扑了过来,胡兆富觉得这飞机简直是擦着自己的头皮过去的,他赶紧让几名担架员抬着重伤员,一边背起双腿被炸伤的二排排长赵学桂。
就在这时,一颗炸弹嗖地砸下来,就炸在连部临时指挥所的一侧,指挥所上方的简易屋顶立即就塌掉了,与炸毁了壕沟一起,变成了一堆烂泥。
胡兆富把赵排长交给担架员,飞也似地冲向临时指挥所。指挥所坍塌成这样,冯指导员肯定已经受伤。此时,敌方的步兵又快要冲上来了,几名卫生员和担架员拉住了他的胳膊,说冯指导员很可能已经牺牲,再往那儿冲,太危险了,我们赶紧往后撤吧。
胡兆富怎么也不肯,反而说:“你们带着伤员,快点先撤,我要去找一找指导员!”他死命地推开战友们的手,逼着他们撤,然后匍匐着,朝指挥所的方向爬行。又一颗炸弹在附近爆炸,弹片、飞土、碎石在空中乱飞,还纷纷砸在胡兆富的头上、身上。但他管不了这么多了,只是扑到指挥所的废墟上,拼命地扒拉泥土。
在那已经塌掉的指挥所简易屋顶下,胡兆富终于找到了倒在血泊中的冯指导员。“指导员,指导员!”胡兆富抱着他,不停地喊,想把他喊醒。千真万确的,冯指导员那已闭上的眼睛,竟然睁开了,只是再也说不出话来,血沫子不停地从他嘴角流下来,眼睛一动不动地瞪着胡兆富,嘴唇在颤抖。
胡兆富明白了,冯指导员有话要对自己说。
随时都会牺牲的冯指导员好像死不瞑目,想要说的话肯定很重要。胡兆富抱着他,摇动着,不知该怎样才能让他把话说出来。末了,冯指导员圆滚滚地瞪着双眼,把身上剩下的全部力气都用了出来,才抬起右手,指了指身边那只沾满泥浆的文件包。胡兆富顿时明白了,马上拖过文件包,紧紧握住。
见胡兆富已经把文件包拿妥了,冯指导员的眼睛又合上了。
胡兆富实在不愿把冯指导员丢在战场上,总觉得他是能救活的。胡兆富咬着牙,一边把文件包和枪挂在身上,一边扶起冯指导员,一步一步地向后撤。这时,敌人的炮火已经渐渐低下去了,这是步兵即将冲过来的前奏,而没有担架员,靠胡兆富一个人,把沉重的冯指导员搬下山去,是没法做到的,何况这几天的自己体乏得很。怎么办?
胡兆富想起来,再往前走几步,就是一面山坡了。能否借助于山坡后撤?……估摸敌人也快要到了,胡兆富已没有时间再思考,干脆紧紧地抱着冯指导员,两个人就地翻滚,一起滚下了山坡……
滚到了山坡下面,胡兆富赶紧把冯指导员的身体放平,给他作了身体检查,发现这时的他已经没了呼吸、没了心跳,连瞳孔都已在放大,身体也凉了。这是一个惨痛的事实,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胡兆富明白,自己再也不能把冯指导员背回去了,只能把他留在这山里。胡兆富流着泪,用泥块把冯指导员的遗体匆匆掩埋好,再插上一根树枝作为标志,然后脱下军帽,向冯指导员默哀。当胡兆富直起腰,发现敌人已经把他包围住了,他们站在山坡上方,可能还看到了挂在胡兆富身上的文件包,就从山坡上方向他直冲过来。
这时天已经有点黑了,胡兆富赶紧趴在地上,爬到了山坡下方那条河的河边,不顾一切地跳了进去。水有些冷,水流也很急,可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只是背着那文件包拼命往前游,往前游。游得太急、太快,他感到自己的力气很快就要耗光了,好像随时就会死在这条河里。之所以还在竭力挣扎,是因为还背着那文件包……
最后,胡兆富是被湍急的水流冲上对岸的。他踉跄着爬起,不敢在岸边停留,而是沿着河流,往部队后撤的方向赶。由于这一带我军已基本上撤走,大部分村庄正被敌方占领,随时都会遭遇敌军。细心的胡兆富机警地赶路,趁夜混过敌方的封锁线,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找到了自己的部队,与二十团三营会合,把好不容易护送到的文件包安全上交。
后来才知道,这文件包里的好几份东西都特别要紧,绝对不能落到敌军手里的。没想到这一仗,胡兆富除了抢救了不少伤员,还获得了“额外之功”。
鉴于胡兆富在睢宁之役、唐官屯之役等孟良崮战役外围战中的出色战功,经师党委批准,胡兆富荣获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他一下子收获了三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
5月15日,我人民解放军对盘踞在孟良崮地区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发起了猛攻,至当天下午,人民解放军官兵已占领了各个山头。当天下午,又对该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清理,全歼了整编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的1个团,张灵甫被击毙。
而在战役全过程中,担任“打援”任务的华野第二、第三、第七、第十纵队及鲁南、滨海等军区部队,全力牵制和阻击各路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各支部队,他们中,有的进至距孟良崮仅5千米处,有的部队炮弹已能打到孟良崮,但因遇到人民解放军顽强阻击,各支援军均未抵达孟良崮,反而遭到重大打击,有的部队还被歼灭。
孟良崮一役,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鲁中决战”计划,对挫败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具有决定性意义,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我军的作战。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尤其是国民党军队整编七十四师的覆灭,还意味着敌我双方的兵力开始逆转,形势逐渐有利于我方,所以,此役被称为国共两军的决战之一,并不为过。在这关键性的战役中,胡兆富和他的战友们浴血奋战,功勋卓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