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专版

26二十六“工合”浙皖办事处党组织旧址

  该旧址位于现常山县城小东门大埠头。1980年因原址建商业直销商场而拆毁。

  景点介绍:“工合”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简称。1938年8月5日正式成立于汉口。是国际友人与国内爱国民主人士发起和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是为支援抗战而兴起的一支独特的经济力量。它为供应战时的军需民用,支持长期抗战,特别是援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得到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以及博古、彭德怀、贺龙、叶挺等党的领导同志的坚决支持和高度赞扬。“工合”是国共合作基础上统一战线的产物,我党可以派遣党员和干部到国统区“工合”中去工作,既支持、推动了“工合”的发展,又以“工合”职业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政策,并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扩大党的力量和影响。在国统区的一些“工合”,实际上成为我党、我军的地下工作据点、联络点和物质供应站。

  “工合”建立初期,主要活动在国统区,首先设立西北、西南、东南区三个办事处。皖南属东南区,办事处设在江西赣州,艾黎任办事处主任。在浙江兰溪、丽水设事务所。1939年4月经艾黎同志建议,决定从区分设浙皖办事处,开始在安徽屯溪,只是一个筹备机构,正式成立于当时浙江政治中心金华。办事处主任孟受曾。

  1942年5月,日寇进逼浙赣线,金华、兰溪一带即将沦陷。为了不使工业生产与物资落入敌手,浙皖区“工合”代营处组织内迁,先到开化华埠、白渡等地。1942年秋,日寇退出金华以西浙赣线后,先由阙秉光到常山设立常山“工合”事务所。1943年春节期间,浙皖区“工合”所有机构迁来常山,办事处和代营处租用小东门“杨德昌行”房子办公。各生产合作社大部分设在西峰寺,大街十字路口设“工合”常山联营门市部。

  “工合”是跨地区的全国性的组织,流动性较大,再加当时复杂的敌我斗争情况,“工合”内的地下党员直接由各地地下党领导,没有统一的归属组织,同志间虽有工作、业务上的接触,但一般都不发生组织上的联系。

  1943年春,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派金风同志(原名庄征、又名林俊仁)为特派员来赣东开辟工作。他到赣东后,找到曾在“工合”工作过的黄俊之。黄介绍金风找到在常山“工合”代营处业务股工作的孟沛然,孟介绍孙仲文(浙江富阳县人,“工合”在兰溪时受中共金衢特委派入的地下党员)在常山旅馆里会见了金风。在交谈,金风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形势,强调统一战线既要团结又要斗争等问题。孙确信金是我党组织的同志后,向他公开了自己党员的身份。金风听后很高兴,要孙立即写信约毛赓福(地下党员,上海人,在兰溪“工合”代营处时和孙同一党支部,1945年5月22日牺牲于富阳)到常山来。不久,毛从丽水赶来常山与金风见面,金并告诉他已和浙江党组织取得联系,承认孙和毛的组织关系。之后,原在丽水的刘明经(江西人,原在赣州“工合”工作,因身份暴露受敌追捕而潜来常山,党组织关系仍在江西)也来常山。金风决定由孙、刘、毛三人组成支部。刘明经任支书,主要做“工合”上层统战工作,毛赓福负责组织工作,孙仲文负责宣传工作。

  常山“工合”党组织建立后,首先是发展党的组织,扩大党在“工合”内的活动。浙皖处主任兼经理孟受曾,原是在赣州“工合”东南区办处工作的地下党员,因蒋经国在“工合”捕人转来浙江,曾担任“工合”兰溪事务所主任,浙皖区成立任办事处主任。皖南事变前,为党和新四军在金华办事处撤退做了很多工作,掩护了许多来不及转移的同志进“工合”,赣东特委很重视对孟的工作。“工合”迁到常山后,其表现仍很好,由刘明经出面与孟受曾谈话(刘原在赣州党组织,与孟有过接触),取得联系,工作上得到孟的支持。阙秉光亦是我地下党的同志,金风通过原在“工合”机器合作社当伙夫的袁阿章(又名袁炳章,老红军,解放后铅山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写信介绍与阙秉光见面。阙是业务主任,“工合”上层干部,不与支部发生关系,要阙在物质上尽可能地给予特委资助。此外通过多种渠道,还与常山“工合”办事处组导课的喻瑞(女)、胡先行、王紫芳、钱煦春、李达、孙家鼎以及临海事务所的毛贤友等地下党员,接上关系,扩大了“工合”内党的力量。其次是利用“工合”的产品、物资建立了赣东特委在河口的公开机构——振华公司。赣东特委领导机构在河口建立后,从福建(闽北)根据地陆续派来了副特派员张树雄,负责通讯联络的杨瑞玉(金风爱人)、刘美珍(省保卫科长的爱人)。杨瑞玉安排在“工合”猪鬃合作社任会计。同时,将在常山“工合”工作的孟沛然调往河口成立“工合”代营处办事处。(未完待续)


今日常山 专版 00003 26二十六“工合”浙皖办事处党组织旧址 2021-08-24 2 2021年08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