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交一体化织密出行“幸福网”
记者 李玲倩 陈书窗 通讯员 应俊 胡星星
8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赵家坪客运中心,只见一排排崭新的公交车有序停靠在车位上,静待发车指令。这里的大部分公交车都是新能源车。在往返球川镇的公交车上,乘客刘女士不禁感叹:“以前坐的客运车车内垃圾多,车上嘈杂,冬天夏天也不开空调,路程长就很难受。现在每天都有人打扫车辆,空调也开着,坐车很舒服。”
去年8月31日,我县开启“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致力打造公交运营服务新体系。如今,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行已有一周年,这一年,公交线路更畅通、乘车体验更舒适,公交运营也更安全、更规范,大大提升了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以往,我县通往各乡镇的公交由7家农村客运民营企业按片区经营,存在经营壁垒严重、出行成本偏高、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不足,已渐渐满足不了乘客的出行需求。
“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开启后,县城投集团成立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对包括7家农村客运民营企业在内的城乡公交经营主体进行国有化改造。今年5月,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收购常山县三衢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标志着“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顺利完成。
“以前都是私人运营,管理上不够规范科学,服务上会有参差。现在所有员工都统一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到位的地方也能及时整改。”城乡公交公司城西车队队长胡顺武告诉记者,他原先经营常山至球川线路的农村客运公司,现在成了城乡公交公司的一份子,一年下来,合并后的公交队伍服务水平大大提升,不论是城区还是乡镇,乘客们都能享受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目前,我县共有57条公交线路,公交车185辆,覆盖全县14个乡镇(街道)和城区主次干道,日运行2万多公里,年客运量达660多万人次。此外,城乡公交实行2元一票制,大大减少群众出行成本。
线路畅通了,安全保障也提升了。在城乡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各端口工作人员紧盯屏幕,查看线路运行状况。工作人员介绍,该指挥中心集实时监控、实时报警、语音定位等功能于一身,能够第一时间查纠行车超速等安全问题,还能及时了解道路情况,有效增减调动车辆。在这“智慧大脑”的加持下,一年间,安全生产较大及以上事故实现“零发生”。
“这是我们的‘大鼻子’专用校车,填补了常山没有专业校车的空白。9月1日会陆续投入使用。”城乡公交公司工作人员胡星星骄傲介绍,眼前这批校车是今年城乡公交公司投入1600余万元打造的,车头比普通车辆长了许多,像长长的鼻子,所以也称“大鼻子”校车。
据悉,这批校车共有65辆,分为41座和19座两种款型,惠及20余所乡镇学校,3400余名学生。校车一人一座,每车配备照管员看护。同时设立专用APP实时监控、查看定位,并通过智能安防系统全方位保证学生安全。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滴进步成幸福。一周年的成绩只是起点,接下来县城投集团将继续落实“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部署,提升城乡公交服务。“我们将继续保持创新实干的劲头,在智慧公交、服务质量、安全运行等方面加强投入,让常山百姓享受更高质量的‘公交幸福’。”县城投集团建发公司经理毛建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