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里的红旗
——看《横空出世》有感
徐浩然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之际,此时的毛泽东怀揣着激情写下这首诗词,多年以后,中国戈壁滩里的一朵蘑菇云宛如一条傲龙盛于昆仑,横空出世。
每当提起,历史上最喜欢的年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建国后,因为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每当想起那种奋斗的力量,全身的血液就仿佛沸腾一般,斗志昂扬。
《横空出世》是1999年的影片,讲述了建国后新中国研发两弹一星的故事。但是,这部电影,没有过多的煽情,没有跌宕的起伏,没有强行的鸡血,但就是凭借着质朴的画面,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但就是这段看似平淡的故事,我看到了祖辈们的艰苦奋斗,我看到了先辈们的立心立行,我看到了党员们的顽强拼搏。
电影的序幕一开始便是冯石将军的对话“中央调你回来,是要你搞原子弹!”“我不会啊!”“我也不会!”“可是美国佬会,苏联老大哥也会,但是他们不会白白送给你!”短短几句话就说出了中国人民在当时的机遇与挑战,美帝国主义的封锁,中国人民一穷二白,但党和人民没有放弃,因为哪怕环境再恶劣,中国也必须研发出原子弹,否则带来的可能是帝国主义更加残酷的压迫,研发原子弹的工程由此拉开了序幕。
一队志愿军登上前往西部的火车,此时,对于外界来说他们消失了。战士们行走在沙漠之中,他们要做什么?不知道,他们要去哪里?不知道。对于作为观众的我们来说,这群人民军队要去做一个伟大的事业,但是,那时的战士们不知道,但他们依旧昂首挺胸,无怨无悔地奉献牺牲。我感动了,我知道,这股精神的背后是对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这种国家荣誉感驱动着将士们义无反顾地踏进戈壁滩。我的舅舅曾经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当过兵,他常常和我说起那里日子的艰苦,他说那戈壁滩上会下沙子雨,沙砾卷起能把脸挂破,不仅仅是这样,水资源也很珍贵,他说那一桶水要怎样怎样用才是最值的。就是如此的恶劣环境下,中国原子弹完成了从无到有。
“一代中国英才,一代中国军人,为国隐姓埋名,用算盘演算,啃咸菜、喝咸水、吃树叶、斗风沙,历经千辛万苦,造出原子弹,他们的爱国情怀,永远值得国人去尊重和铭记。”
然而,有人将热血洒在了战场上挽救了中国的命运,有人靠学识帮中国走向了世界强国!此时,另一批英雄也在为原子弹奉献付出。他们就是研究原子弹背后的科研人员。
“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一碟文件拍在桌子上,里面是未来。一群以陆光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像工农兵们投身入了戈壁滩中,他们放弃的不仅仅是荣誉名声物质,还放弃了与世界的精神沟通,他们组成人肉计算机用算盘算出了计算机两年才能完成的结果。在电影里陆关达在机场相遇了自己老同学,一个西装革履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个衣衫褴褛隐姓埋名,这值得吗?我想是值得的,只有祖国的强盛换来的才是真正的价值。
影片的结局,核爆的蘑菇云下,戈壁滩上烈烈红旗飞舞,一双双噙满泪水的眼睛,原子弹的成功,前辈的筚路蓝缕,今人更要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