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深加工打造“共富油”
又闻茶油香
记者 郑月红 周志亮 通讯员 董爽
11月23日,刚过农历小雪节气,我县油茶企业、木榨油坊迎来一年最忙碌的时候。伴随着机器运转声、木杆撞击声和榨油师傅充满节奏感的劳动号子声,一颗颗饱满的油茶籽经过榨油工序处理后,一滴滴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山茶油“新鲜出炉”,成为了带动百姓增收的“共富油”。
23日上午,记者在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厂房内堆满了墨黑色的油茶籽,生产车间传来阵阵机器操作声。在整洁干净的罐装车间,一排机器有序运转,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自动灌装好的山茶油。不远处的工人正在制作打包盒,进行产品包装并张贴商标。车间主任张小俊告诉记者,这批山茶油是客户刚下的订单,总共1000多瓶,即将发往杭州。
丰收季,订单忙。山茶油销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发展机遇,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做精做细深加工,陆续推出茶皂素、护手霜等衍生产品,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拓宽销售市场。“今年开始,我们打破单一销售模式,将中式健康发展油的概念融入到未来五年发展的新规划中,为千万家庭提供并定制烹饪健康油。”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敏表示,进入“私人定制”领域,他们斗志满满,将瞄准战略定位,陆续推出精油、手工皂等新产品,积蓄更多发展动力。
“嘿噜呀!安噜也!加把劲啊!使劲砸啊!”芳村镇未来社区传统榨油坊内,油茶号子声声,木槌咚咚。用传统手工纯物理压榨的山茶油有着特别的清香,受到了广大村民和消费者的青睐。村民王精古挑来家里的50多公斤油茶籽正准备榨油。“我从小起就喜欢喝木榨油,特别香,这把年纪了最爱的还是木榨油。”王精古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风景不止这里独好。
“大家好!我是黄老汉,今天给大家带来常山纯手工山茶油,老少皆宜……”木榨坊内,芳村传统榨油坊负责人黄志旺在现场开起了抖音直播,只见他面带微笑,对着镜头,吆喝起新制的油茶、手工皂、伴手礼等“鲜货”。看着抖音号“黄老汉农场”不断涨粉,黄志旺还开通了抖音店铺“黄老汉小店”,线上销售产品,并为自家山茶油申请了“黄老汉”商标。
碾粉、烘炒、蒸粉、包饼、叠龙、撞压、榨油……榨油坊内闪动着工人们紧张忙碌的身影。他们早出晚归,每个月能领到5000—8000元不等的收入。60岁的包饼师傅徐东圩男告诉记者,他从18岁开始学做包饼,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现在不出家门每个月能拿到六千块钱工资,还可以将祖传的手艺传承下去,一举多得。“芳村传统榨油坊现每天榨油近1500公斤,主要销往金华、杭州、上海等地,已经带动2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黄志旺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28万亩,油茶籽产量7500吨,山茶油1800吨,整个油茶产业预计总产值超10亿元。目前,全县每亩油茶林补助标准已从1000元提升至2000元,同时建成智慧种苗繁育温室和25个数字化监测示范基地、600亩智能水肥一体化基地,实现了油茶生长环境监管一张图。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做好“一份常礼·常山山茶油”公共品牌的推广策划,推动常山油茶走远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