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参战第一天
常山籍对越自卫反击战退伍老兵追忆峥嵘岁月
何天生
最近,观看了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事迹的电影《长津湖》后,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激烈的战斗场面让我回忆起42年前的情景,1979年2月23日这天,是对越自卫还击战已打响的第7天,也是我出国参战的第一天。
当天下午,我们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的部分支前人员,经过8天7夜(连云港到昆明6天,昆明到马关2天)的昼夜兼程,终于到达了云南省马关县火车站,这里离边境大约50公里。经过前几天的激烈战斗,前线部队伤亡惨重,急需补充兵员,昆明军区前线指挥部命令我们支前人员火速奔赴前线充实作战部队。
走出马关火车站,广场上,来自昆明军区第22汽车团的近百辆军车整装待发,大家上车后,汽车载着我们急速开向中越边境。我们看到公路两边的沿途村寨口都设有支前服务点,供应茶水及当地水果,一些百姓都非常热情地涌上前来,招呼我们下车喝水 ,或将水果递到我们手中,场面非常感人。但由于前线战事吃紧,我们没有时间停留,必须刻不容缓地赶往前线。为感谢百姓的拥军之情,战友们激情高涨地唱着军歌继续前进。
在接近边境还有5公里多的地方,我们看到对面的大片山坡上有几百个中青年不停地挥锄挖坑,看起来一行行挖的井然有序。当时因为春节刚过,元宵氛围还未散去,我问当地向导:“你们这里这么早就开始植树造林了?”向导说:“我说出来你们不要难过,这是祖国为你们牺牲的战友准备好的坟墓,有战争就有牺牲,不提前准备是来不及的,这几天前方战场上牺牲的烈士运回来大多埋葬在这里”。这时战友中有人大声喊道:“对面山坡上挖的坑是为我们牺牲后准备的,大家不要难过,为了保卫祖国,我们随时准备牺牲。”倾刻间,我们这辆车上的气氛一下子就沉寂了下来,可以想象,大家此刻的心情是异常沉重、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有个战友站在背包上高喊:“战友们,我们唱个洪湖赤卫队的歌好吗?”大家说:“好!”“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洪湖畔,将儿的坟墓向东方……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大路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高坡上,将儿的坟墓向东方……”
我们这辆车上的战友在大声唱,前后车辆的战友听到后也跟着唱,唱了一遍又一遍,把沿途的妇女儿童都唱哭了。突然车辆嘎吱一声停下,原来已到达昆明军区后勤部23分部设立的军供站,一垛垛的武器弹药等军用物资都堆放在这里。大草坪上,20多名从前线赶来的领兵干部跑过来,其中一位首长用手势示意我们不要唱了,他说:“前面300米左右就是越南,大家赶快下车吃饭,饭后就出国上战场了。”大家下车后,领兵干部简单介绍了前线的战斗情况,并作了简短的战前动员,介绍了进入战场的注意事项,同时也宣布了当晚的口令,如对方口令对不上,立即迅速选择有利地形做好战斗准备,等进一步证实确是敌军后立即将其消灭。
晚饭后天已黑下来了,领兵干部向大家宣布:“一定要穿上防刺钢板解放鞋,被子体积大不便于行军留在国内,只带枪、子弹、手榴弹、雨衣、水壶、挎包、急救包、压缩饼干、毛巾等用品。”由于前线急需兵员补充,前线指挥部催促我们赶快出境,晚上12点之前必须到达指定位置。一时现场气氛很紧张,领兵首长根本来不及用花名册点名分配,只要求各部队领兵干部回去后将带出国的兵员姓名等第二天上报前线指挥部,便于人和档案对号管理,只见领兵干部(他们来自不同团营连)对我们说:“20个跟我走,30个跟我走,35个跟我走……”他们只点人数来不及叫姓名,人数对就行了。但我们也顾不了那么多,大家就在人群中找自己的同乡或原先认识的战友互相在一起凑人数,想法很简单,就是在战场上相互有个照顾,万一牺牲了,可以及时将情况告知家里。
出国前我们这个队的领兵干部对我们说:“我是连队副指导员马春旺,从现在起你们听我指挥,子弹全部上膛,关好保险,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枪。晚上天黑,为了便于识别,要求大家将白毛巾扎在左手臂上。”接着我们就从边境各小道分别跟着各自的领兵干部和向导进入越南境内了。我们是徒步前进的,初次出国参战进入战场特别是听到前方零星的枪炮声,看到照明弹从空中划过时,说不害怕是假的。虽然我们进入的区域己被我军占领,但黑夜里我们还是轻手轻脚的紧紧跟着向导和领兵干部爬山、过河、穿丛林,遇到越南村寨,为避免被狗发现而狂吠,我们绕道穿林而过 。
经过2个多小时的急行军,我们终于到达了连队驻地。连长、指导员赶紧将我们引进帐篷,把光线不大亮的马灯举得高高的走到我们面前一一相认,握手表示欢迎。指导员马上让文书将登记表拿来,在昏暗的马灯前将姓名、出生年月、入伍年月、文化、原部队、原兵种、原职务及籍贯等进行了登记。接着连长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大家就是一条战壕里的生死战友了,我们出国作战,地形、地貌、天气、民风等不熟悉,对我们很不利,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敌情,一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怕牺牲,英勇作战,越害怕越易引来子弹。”他还向我们介绍了前线及两翼部队的情况和我们连队的主要任务:我连是配属给14军41师作助攻及战勤任务。他说:“我们连进入越南后,小的战斗天天都有,驻扎点已更换4次,越军小股特工不断骚扰袭击我们,由于我们警惕性高,及时发现,及时应对,敌人的每次行动都被我们歼灭或打退,我们伤亡很小,受到了上级首长表扬。大家晚上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有丝毫懈怠。”连长说后又马上让通信员把3个排长叫来,将我们20人分给了3个排。当晚我们就参加了轮流站岗执勤的任务。
当年大家经济条件还比较差,排长看到我戴着手表(30元、钟山牌,这块手表是为了方便作战看时间,节约了一年的津贴才买来的),他笑着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告诉他我叫何天生,浙江人,是南京军区过来的。他说:“小何很好,很好!我们排只有你一只手表,以后你的手表晚上就借给排里作叫岗用吧,这样我们就不用到别的排去问时间了。”我说:“行行行!”就把手表交给排长了。从此手表由排长一直使用着。3月13日,为期一个月的自卫反击战即将结束,我们也胜利地回到祖国,在国境线上休息时,排长叫我:“六班长,我们已经胜利回国了,你的手表已经完成任务,现在还给你,谢谢你”!我说:“不用谢,这表在战场上能派上用场,是我的荣幸。”排长依依不舍地把手表递给我说:“等我经济宽裕了,也要买一只。”这就是我当年出国参战第一天的经历,回想起那一幕幕的情形,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想起当年的战斗情景,想起长眠南疆的烈士们,使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祖国的发展和强大来之不易,使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
简介:
何天生,常山县何家乡何家村人,男,1957年2月生,1976年2月入伍,先后在南京军区守备第28团一营二连、团农场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先后被评为守备28团、盐城军分区、江苏省军区三级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 1979年2月对越自卫还击战前夕,写血书要求到前线参战,经批准从南京军区抽调到昆明军区云南省军区边防第十三团二营五连任班长,出国进入越南参加作战,荣立三等功。战后,先后任云南省军区边防第四团司令部管理排排长、云南省景谷县人民武装部连级助理员。1988年转业,先后在中国工商银行常山支行、中国银行常山支行担任中层干部,2017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