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绣溪街
白石虎
新年元旦,朋友樊先生从杭州回常山,邀我到他的老家何家乡樊家村去走一走。因为元旦刚好放假有空,二则还有几位熟悉的书法家也要来村里,开展为村民写春联活动,这样的机会,我怎么舍得错过呢。
上午十时许,我赶到樊先生老家时,四五位书法家已经开始挥毫泼墨了。“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等等翰墨飘香的一副一副新春联,已经陆续摆在了他家门口的水泥地上。我了解到,樊先生发起的一年一度“元旦献联”活动,在县里书法家们的支持下,至今已经六个年头,雷打不动,成为他左右邻居的期盼和当地的一个送文化品牌。
离中午开饭还有些时间,我们便到户外随意散步。不经意间,就步入了古意深深的“绣溪古街”。
十多年前,为了采写“樊莹的故事”,我曾经来过此地。印象之中,江、樊、何三个村的几千多号村民就生活在这条古街的周围,该片区域一度成了何家乡“脏、乱、臭”的集散地。由于历史等原因,多少年来这里的环境污染情况一直没有大的改变。说它脏,是因为背街的小巷里弄成了藏污纳垢之所,集镇市场上交易的果蔬鱼肉等残渣乱扔乱倒。说它乱,主要体现在古街上乱摆摊、乱占道,三轮车、电瓶车等乱停乱放现象十分严重,违章棚亭和蓝色屋面随处可见。说它臭,主要是存在臭水沟、污水乱排放现象十分普遍。游客来此,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今天的古街让我眼前一亮:经过近几年的整治,明清古民居、木板门以及街面,干净整洁,古色古香,其间石板与鹅卵石铺成的巷道交错蜿蜒;空中有锦旗店招牌在遥遥招手,走过的居民们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惬意;古街中新近改造的小型停车场,错落有致,春意盎然;绣溪街农贸市场里秩序井然,交易场内熙熙攘攘;党建+广场上,《清简樊莹》的录像在LED屏幕上反复地播放,游客和当地居民在悠闲地欣赏着;走过街道周围的几个的池塘边,茶花、红叶石楠苍翠欲滴,垂柳依依,婆娑起舞;我们还走进竹海,远望碧绿的常山江水绕村东去,一幅幅水墨田园画摄入眼帘……
在八百多米长的绣溪古街上,一个个造型别致又充满文化韵味的小景点让人驻足。你看:以廉吏樊莹精神打造的廉吏广场,以“莲”喻“廉”,将“莲”元素融入到了整条绣溪古街中,爱莲广场、莲花埠、莲花井、莲花塘等起承转合,妙趣横生;以古井、药店、裁缝铺、理发店等节点的小品布置,隐喻“洗洗澡、治治病、正衣冠、照镜子”,昭示着处世为人的行为准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廉吏文化一条街。古街在保护古屋、古树、古塘等古文化的同时,也由点带面地遗存了当地的生活业态。在古街上开店的老板说:如今古街得以重生,连多年在外的老乡回家差点都不认得老街了。
穿越在这条千年历史的绣溪古街中,我们一步三回头,品味着古街的风情和文化的魅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绣溪古街的改造为何家乡荣获“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和“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就在最近,浙江省办公厅发文公布了全省文化强镇(街道)和示范村(社区)评选结果,我县何家乡樊家村名列其中。
古街风情悠悠,古村青春焕发。什么时候,你也可以撑把油纸伞,走进这条如诗人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绣溪古街。我想告诉你的是,就在她的不远处,还有“樊家宗祠”“樊莹廉政馆”、明代为廉吏樊莹所建的“尚书坊”……古风悠悠,等你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