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6日在常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苏新祥
![]() |
各位代表:
受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人大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八大任务”、全面实施“八大行动”的主题主线,与县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频,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五年里,召开常委会会议49次,主任会议74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91项,作出决议决定100项,组织代表视察99次、专题调研50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83人次,全面完成了本届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任务,为常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人大的贡献。
五年来,我们坚决做到“讲政治、守本色”,把牢最大政治原则,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凸显“人大忠诚”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大工作始终在县委的领导和关心下有序开展,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县委主动研究人大各项工作,一以贯之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一如既往加强人大队伍建设,关心关爱人大干部。
(二)理论武装强信念。将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常委会会议常设议题、机关党支部“三会一课”长期主题、代表和机关工作人员履职培训第一课程。精心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主题宣讲40余场、专题党课30余次。
(三)忠诚履职勇担当。通过法定程序把县委决策转化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对县委“全面实施‘八大行动’,为全省建设‘重要窗口’主动担当奋发有为”“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等15个重大事项及时作出决议决定。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确保省、市、县委推荐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常委会领导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积案化解、脱贫攻坚、“五水共治”等工作,同时在中国观赏石博览园建设、轴承和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城区危旧房治理改造、美丽乡村风景线创建、生态园区提质扩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辉埠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赛得健康小镇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等一大批重点难点工作中挂帅牵头,攻坚克难。
五年来,我们精准把握“强发展、惠民生”,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在护航发展大局上汇聚“人大力量”
(一)助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加强规划编制监督,切实推动“十三五”规划落地和“十四五”规划的科学编制。精心组织民营经济、工业扶持政策绩效等专题询问会,推动了民营企业融资贷款难、涉企政策执行不到位等81个问题顺利解决。促进财政规范运行,在全市率先实施人大预决算联网监督,实现街道、开发区预算审查全覆盖。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对人大监督的支撑作用,针对审计发现的310个问题,推动整改销号281个,挂号跟踪29个。对国有资产管理启用特定问题调查,督促县政府在全县开展县属国有房地产集中规范管理,推动国有资产确权率偏低、效益不佳、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解决,国有房地产确权率从12%提高到90%。
(二)助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在全省率先探索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度,创新设立“民生实事专栏”节目,届内50件县级民生实事落实跑出“加速度”。2018年作为唯一县级单位在全省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助力外港、东淤、江滨等片区征地拆迁,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和文明城市创建、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全民健身场地建设等工作视察,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与民生事业发展并肩而行。助力教育补短提质,在全市首创年度教育工作专项报告制度,推动学前教育实现“一乡镇一公办园”全覆盖。全过程督办常一中迁建,多维度关注衢州数字工业学校、常山技工学校、文昌小学等项目建设,合力优化我县教育发展生态环境。助力“健康常山”顺势发展,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医共体建设,从分级诊疗到智慧医疗,医卫事业的各项改革都留下了人大履职足迹。助力打造“孝老之城”,决议设立“5·20”常山敬老日。助力擦亮“常山阿姨”金名片,组织开展“常山阿姨”工作专题调研视察。
(三)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聚力聚焦精准扶贫,围绕扶贫资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通过审议报告、调查研究、代表视察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密切关注农业产业发展,审议胡柚、香柚、油茶、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报告,组织视察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等平台建设,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助力新时代美丽常山建设,全面落实县乡两级环境报告制度,连续多年打出监督“组合拳”,推动设立禁渔区和禁渔期,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五年来,我们始终致力“强法治、保公平”,奋力推进良法善治,在法治常山建设上彰显“人大力度”
(一)推动普法崇法走深走实。常态化开展常委会会前学法活动,专题学习环境保护法、民事诉讼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19部。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规范组织领导干部宪法宣誓20批152人次,任前法律知识考试25批198人次。高度关注法治教育,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工作,科学制订“八五”普法规划,作出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多渠道、多途径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二)推动依法行政落实落细。强化行政诉讼工作监督,对10个政府组成部门开展工作评议,推动行政机关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组织对野生动物保护法、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衢州市市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等14部法律法规进行了执法检查,推动一批地方性法规列入普法、进入执法、融入司法。专题调研“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工作,切实推动我县基层治理先行示范。大力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连续三年听取专项工作报告,部署开展代表助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活动,为专项斗争取得胜利贡献了人大力量。加强新形势下信访化解和备案审查工作,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73件300人次,备案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76件。
(三)推动司法为民有力有效。围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重点审议了法律援助、“僵尸企业”司法处置、公益诉讼等专项报告,组织开展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基层法庭建设视察,推动司法服务迭代升级。围绕司法体制改革后的审判管理、公诉等工作,开展“百名代表听百案”活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全市率先开展“两官”履职工作评议和县“人民满意法官”“人民满意检察官”评选活动,有效加强“两官”队伍作风建设。
五年来,我们更加注重“优平台、履好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在保障代表履职上夯实“人大根基”
(一)建优代表履职平台。高标准建成14个乡镇(街道)代表联络站,18个村(社)联络点。着眼“一站一特色”,打造“1+3议事”“天天开门”“民情茶馆”“墟日接待”等代表履职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代表智慧监督活动。市县领导以人大代表身份带头走进联络站,开展联系群众主题活动10次,收集意见建议70余条,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30余个。四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23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
(二)完善代表履职体系。新设立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拓展社会民生事业领域监督的广度和深度,经验做法在全省人大社会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推行县乡两级人大联动开展执法检查、调研视察机制,构建“上下贯通、纵横联系”的县、乡人大履职体系。实现乡镇(街道)人大(工委)干部和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履职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考核办法,推动基层人大工作规范开展。
(三)保障代表履职尽责。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全覆盖,工作评议征求基层代表意见建议全覆盖,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代表参与全覆盖。组织代表积极融入全民抗疫、房屋征迁、城区旧城改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中心工作。200余名代表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涌现出了省“优秀家庭医生”朱忠泰、抗疫先锋许军良等一批先进代表典型。健全落实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常委会上述职,基层县人大代表届内全部完成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落实《代表履职评价办法》,评选出65名代表履职先进个人,78件优秀议案建议。同时,围绕县委“八大行动”,组织代表开展城市能级提升、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专题调研,形成50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县委决策部署提供意见建议。
五年来,我们时刻谨记“自身硬、作风实”,大兴守正创新之风,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树立“人大形象”
(一)自身建设有条有理。建立健全党组议事规则,落实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建设标准化机关党支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积极配合纪检监察组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扎实抓好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常委会各项议事规则及规章制度32项。积极探索人大数字化改革,初步形成与数字人大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专业队伍。
(二)议案办理有始有终。健全常委会领导督办、县政府领导领办重点议案制度,代表建议解决率进一步提高。五年里县级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建议657件,大部分得到有效解决和满意答复。同时,紧盯不满意件重办,通过二次交办会的形式,督促40个承办单位重新办理,认真解决31个建议。
(三)宣传交流有声有色。全面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在全市率先推出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微信公众号315期,800余篇稿件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开展了“人大风采”“代表风采”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以“一会一刊、一年一鉴”方式记录依法履职全过程,制度优势、人大故事、代表声音深入人心。圆满承办了2次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联席会议,13个省120余个市县人大来常交流学习。
各位代表,五年砥砺奋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府一委两院”大力支持、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人大工作的领导及全县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的工作与县委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大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优势需要进一步放大,常委会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的人大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等。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虚心听取各级代表和各方面的意见,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改进。
五年来的工作体会
各位代表,回顾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人大工作,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坚固基石。五年来,我们始终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工作,坚决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实践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在服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人大工作才能越有可为、越有成效。
第二,坚持法治思维,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监督和支持“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推动法治常山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提高新时代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
第三,坚持人民至上,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初心使命。五年来,我们努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不断提升。实践证明,人大工作的根基在人民,只有真正坚持实践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记在心、解决好,人大工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第四,坚持突出主体,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活力源泉。五年来,我们注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积极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代表工作呈现动力强、活力足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只有尊重依靠代表,真心服务代表,才能切实提高人大工作质量。
第五,坚持改革创新,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五年来,我们在全省、全市率先开展代表智慧化监督治水、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等特色工作,逐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实践证明,只有勇于改革,锐意创新,才能掌握主动权、开创新局面,基层人大工作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各位代表,2021年10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工作。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和战略举措,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次大会即将选举产生的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承载新时代赋予人大工作的新使命和全县人民的重托,新一届人大常委会要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为指引,与时俱进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县委深入推进“八大行动”,加快建设“浙西第一门户”,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作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上做表率。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持续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坚决服从县委领导,县委要求的,人大坚决执行;县委提倡的,人大第一时间响应。及时向县委请示报告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在人事任免中坚决执行县委决策意图,在重大决定中主动服务县委改革需要,在中心工作中勇于担责、“一线”作为。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二版)
二、紧扣县委中心工作,在助力加快建设“浙西第一门户”上作贡献。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县委战略部署中去谋划推进,把推动解决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人大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加快建设“浙西第一门户”,围绕“八大行动”,适时作出重大事项决定。紧盯“十四五”规划纲要任务目标以及“一府一委两院”工作重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更好地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地方治理效能。
三、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上走在前。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人大履职首要目标,监督和支持政府优先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健全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以法定和有序的途径、渠道、方式、程序,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推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县委县政府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全方位保障代表履职,持续开展代表培训,拓展代表宣传阵地,完善代表履职管理。深化民生实事项目监督,落实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提高人大监督实效。高标准打造一批以“一切为了U”为品牌的代表联络站,推动代表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反映群众诉求上多用心、化解矛盾纠纷上多用力。
四、强化依法履职尽责,在推动常山民主法治建设上出实招。充分发挥人大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职能作用,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法治建设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监督,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司法公正。健全学法用法机制,深入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法法律宣传教育,组织好国家宪法日活动,督促“八五”普法规划落到实处。严格干部任前学法考试,落实干部宪法宣誓工作,督促国家工作人员提升法治思维和能力。
五、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在加强新时代人大自身建设上见成效。以忠诚干净为第一坚守,以人民至上为第一理念,以同心同向为第一纪律,以担当务实为第一标准,抓实常委会自身建设,抓好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能力建设,努力成为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进一步强化队伍作风建设,打造一支“有政治定力、有严明纪律、有大局观念、有为民情怀、有法治思维、有责任担当、有时代朝气、有学习氛围”的新时代人大干部队伍。纵深推进人大数字化改革,加快打造具有常山人大辨识度的典型应用。围绕市委实施的“两勤”“两专”工程,激发人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好地融入县委中心工作。
各位代表!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新的时代、新的舞台、新的开局,人大事业大有可为。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找准历史方位、汲取智慧力量、扛起使命担当,牢固树立“一切为了U”的思想理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人大履职的高分答卷,为加快建设“浙西第一门户”,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作出人大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