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乡建黄冈生态配套项目打造“文化+旅游”产业
本报讯(衢报传媒集团记者吴红梅 本报记者刘青 通讯员 徐梦婷 朱晟吉)近日,记者来到何家乡黄冈山景区,距入口约1.5公里处,一座3层高的游客接待中心初具雏形,工人正在做着结顶收尾工作。副乡长郑文进介绍,该项目是黄冈生态配套项目的子项目,今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5月底完成。
黄冈山景区属3A级景区,位于何家乡黄冈村境内,海拔713米,因山上有一座千年古刹——万寿寺而远近闻名。该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主要修建综合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景区摊位等。 在黄冈生态配套项目停车场建设过程中,乡党委采用“项目攻坚党支部”的形式,以村两委干部为主要负责人,所属网格的党员、村民代表为成员,将支部建在项目推进一线上。并实施“以老带新”制,邀请有经验的老征迁干部进行导师帮带,对该项目涉及征迁的情况进行前期摸排调查,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建成。
我县实施文旅拓展行动,全力打造“宋诗之河”,树立特色文化品牌。赵鼎被《宋史》誉为“中兴贤相之首”,一直流传至今的“石门佳气”和“忠简古冢”两处古景,便是其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操为后世所称颂的见证。赵鼎考古文化公园的建设将进一步充实该文化品牌。公园北至衢九铁路、西至山麓,南至长风村民房,东至205国道,用地红线范围内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建设面积约5500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为了加快推进赵鼎考古文化公园项目建设,乡里组建了项目推进专班。创新成立“1+2+X”模式的征迁专项工作组,即人大主席黄建担任组长,长风村组团联村团长吴红芳、村支书担任副组长,村两委、网格队伍和相应的联户党员组成“民情调查队”入户了解村民拆迁意愿及意见建议。每周统计通报进度,每月一次月度总结会议。
截至3月29日,项目前期征迁用地涉及农户房子的信息调查摸底工作已完成。“4月7日,县文广旅体局召集相关单位举行专家评审会,听取了赵鼎考古文化公园项目方案的相关介绍,专家们一致对该方案予以通过并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下一步将根据修改意见进行完善提升。”郑文进说。
近年来,何家乡紧紧围绕“宰相故里 圣境何家”品牌定位,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联盟花园文旅高地。2021年,该乡旅游产业产值8450万元,人均年收入较上年增长6%左右,旅游产业年均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