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专版

青年作家周华诚:用文学之光点亮共富之路

周华诚,常山县天马街道五联村人,中国作协会员,“父亲的水稻田”创始人,出版有《素履以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草木滋味》《一饭一世界》《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造物之美》等众多作品,曾获三毛散文奖、草原文学奖等奖项。

  记者 朱灿

  初见周华诚,他正在老家五联村的田埂上,端详稻田中刚刚种下的翠绿秧苗,高高的个子,俨然一个邻家大男孩的模样。他是一位将文学创作与大地连接在一起,跟村民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乡土作家”。

  随心而行

  与文为友

  周华诚出生于常山县天马街道五联村,在他人生的起点,却与文学并无太多“交集”,一切都显得中规中矩:在常四中就读初中;随后离开生活多年的小山村,前往浙江省卫生学校学医;1997年毕业后,成为了常山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检验科医生。

  “那时候老师们都鼓励大家去读中专,因为读了中专工作就有着落了,当时也不知道选择读大学,更不知道还有一个专门培养作家的专业叫中文系。”从周华诚的言语间,似乎透着些许遗憾。

  周华诚的文学爱好源于就读中专时,彼时的他喜欢将自己的见闻以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随着众多“习作”的创作,提升的不仅仅是周华诚的写作水平,还有他对于文学的热爱。“我记得第一篇刊发的文章是在衢州日报投稿的,写的第一次溜冰,收到了12元稿费,让我十分兴奋,那个惊喜我开心了一个多月。”正是这一次次、一点点的“快乐”,激励着周华诚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

  在常山县人民医院工作时,周华诚遵从内心,报考了自学考试,专业则是汉语言文学。“我那么喜欢写作,但是很多书我却都没读过!”周华诚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学业,增长的不只是学识,还有创作视野。2003年,他进入衢州日报工作,从事用笔尖书写时代的职业、也是他一直所向往的职业——记者,这进一步激发了他文学创作的“天性”。2009年,周华诚如愿以偿进入杭州日报工作。

  时光匆匆,人生匆匆。此间,周华诚原本想要将家中日渐年迈的父母接到杭州生活,然而,父亲一份“固执的牵挂”,却反而改变了他的想法,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执稻为笔

  作画田间

  周华诚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务农。周华诚在杭州工作时,每半年都会回一次老家,看望父母,村庄在变化,亲人在老去,不变的是父亲执着耕耘的身影——在那片父亲的水稻田中。

  “我觉得中国的乡村正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就想去记录一下这样的过程,也想参与进去做一些事情,这是最初的出发点。” 周华诚说,耕种也是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却随着时代发展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唐诗宋词中儿时朗朗上口的“牧童遥指杏花村”“青箬笠,绿蓑衣”等农事劳动场景也在慢慢消失,农耕文化不应该随着父辈的老去而远去。

  为了挽留最后的农耕生活,周华诚于2014年在网上发起了“父亲的水稻田”众筹活动,反响也是出乎意料的好,仅仅一个月,1000斤大米就被网友们以60元每公斤的价格订购一空。“这个活动发起的时候,我的想法是带领城市人一起跟我回去种田,你来预定秋天的大米,我们再回去到我家跟我爸一起种田。” 第一年,周华诚这位“稻长”就带着六七十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稻友”走进老家的稻田,感受春种秋收,父亲则成了指导的“校长”。“3月份众筹完成,6月份开始插秧,村里的人都很惊讶,有这么多的人花钱来种田,觉得不可思议。”

  “春种一分田,秋收一担粮”,插秧体验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在周华诚家那3亩的水稻田中,此后每年都有几百名志同“稻”合的“稻”友前来,他们插秧,割稻,干农活,体验劳动的快乐,他们将教育之粮、文化之粮、精神之粮播种在常山这片热土上。

  “父亲的水稻田”在五联村这个小山村中,重新定义了新时代下农民的劳动尊严和价值所在,它以农耕文化为契,联通了农村与城市。

  翰墨点睛

  文润乡村

  从繁忙的大城市回到家乡“种田”的周华诚,收获了一片静谧,也收获了与父亲深厚的感情,更是激发了自己创作的灵感。“一片稻田在你的面前,每一颗叶子上它都挂了一颗露珠,那个晶莹剔透的状态是非常漂亮的,再加上远处的夕阳、晚霞,我每次把这些照片发到给‘稻友’观看的时候,大家看都会惊叹太美了。”

  春去秋来,在“父亲的水稻田”开种第一年,周华诚记录下了它的从无到有,记录下了“稻友”们劳作的点滴,记录下了小山村朴素的美好……最终汇成了一本书——《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该书一经出版,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在让更多人领悟到农耕文化真谛的同时,也向大家宣传推介展示了常山。

  “父亲的水稻田”让周华诚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新方向,2015年,他辞去在杭州日报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用艺术,用文化,让“父亲的水稻田”走出五联村,迈向新天地。在随后的日子里,周华诚呕心创作了《草木滋味》《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草木光阴》《陪花再坐一会儿》等多个作品,共出版6万册以上,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这也让“父亲的水稻田”获得了更多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衢州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也为五联村题词,写下“耕读传家”四字。

  “父亲的水稻田”慢慢生长、壮大,原先3亩的规模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于是在2020年,周华诚与团队成立了常山米道生态农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开始市场化运营。2021年,周华诚与天安村的杨建平合作,在天安村建起了500亩的稻田基地,并建设一条全程6公里长的研学线路,这条线路串联起天安村和五联村,参与研学的孩子们将穿越稻田、村庄、农舍、树林,体验农耕文化、品尝农家风味、领略田园风光、了解生活美学。他们还签约50位农人父亲,种植“新品种”,为乡村振兴探索水稻种植新模式。2021年,仅劳务费就发放70多万元。“父亲的水稻田”走出了五联村,成为一个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IP。

  “妙笔”生花

  同书共富

  随着“父亲的水稻田”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艺术乡建”这个词进入了周华诚的视野。“艺术乡建就是用艺术为乡村建设赋能,这个事情我们从一开始就在做,我们是用文艺的力量来帮助常山发展,包括我写的每一篇文章,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为了家乡发展去做传播。”

  周华诚的“稻友”来自天南地北,他们中有着警察、教师、水稻科学家、作家等等,如何利用好这一群体,来为家乡谋发展,是周华诚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的。“我们‘稻友’中有一个摄影师,他是在杭州的,但他经常会出差,每次都会特地跑到我们田里来拍照,他拍了一整年,最后把一组照片拿去参赛,让更多的人看到、欣赏我们常山。”

  “父亲的水稻田”带来了人流,也带来了人才,他们孜孜不倦为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我们在做农产品的一种创新尝试,原来就是卖大米,但是我们从去年开始我们卖的有各种礼盒,礼盒里头有1.8公斤的大米,还有一本书,它整个设计感非常漂亮,这个我们就卖到了168,去年的销售也非常好。”今年,周华诚还邀请15名文艺工作者在村庄里驻点创作,他们帮助设计农产品包装、设计改造房屋外立面……他们用艺术帮助呈现更好的乡村美,进一步吸引流量。如今,“父亲的水稻田”产出的大米零售均价超过了100元每公斤。

  乡村要振兴,要进行文化赋能,还要有产业支撑。2021年,常山米道与天马街道天安村、五联村、和平村、天马村四个村集体携手,合作成立浙江天安酒业(合伙企业),主营生产销售葛根酒和粮食酒,村集体与公司共同持有股权,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带动了村庄共富。

  “我们现在有一个在建的4000多平方米的研学基地,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米酒工坊,可以观看酿酒过程。二是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赤脚体验农作的乐趣。”除了研学基地,周华诚还计划建设一个稻田生活城乡互动综合体,包含稻米博物馆、民宿、乡野厨房、研学中心、稻田咖啡、稻田书院、稻田花园、露营基地等等,建成后,将真正实现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其实这就是在写一篇文章,以前是在纸上写,现在我们是在家乡的土地上写,他的过程艰辛却富有意义,这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读这篇文章,也会激励我们把这篇文章写得更美、更好。”以“父亲的水稻田”无中生有文化IP,赋予村庄影响力、传播力,再整合社会资源,打造综合性文旅项目,形成产业化,周华诚和他的伙伴们正在书写艺术乡建助力共富的美妙文章……


今日常山 专版 00003 青年作家周华诚:用文学之光点亮共富之路 2022-06-23 2 2022年06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