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鲜鲜”“辣辣”走红记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郑小玲 蓝晨 尹婵萱 黄紫依 林敏 通讯员 姚超兴 郑丽芬 毛可明

  源头名片

  白石镇草坪村共有685户、2110人,种植辣椒历史悠久。近年来,草坪村以辣椒产业带动致富增收,通过“村集体+农户”模式,建成专业辣椒生产基地380余亩,推出“草坪红”牌辣椒酱、辣椒观赏盆栽等产品,2021年村集体收入23.5万元。

  “一步跨两省”“两浙首站,八省通衢”,说的就是白石镇的草坪村。在金戈铁马的冷兵器时代,这里曾是常玉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岁月流转,烽火远去,唯有一样东西却一直在这个小山村里红红火火,那就是与衢州人的饮食习惯密切关联的辣椒。

  当年,走南闯北的商贾经过时留下了辣椒种子。从此,辣椒家族就在草坪村落地生根。房前屋后,山脚溪边,总能看到辣椒家族红彤彤的身影。“常山辣椒出白石,白石辣椒在草坪”,就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民间褒奖。

  8月11日,记者慕名走进草坪村。草坪村党支部书记林芳良被山外人称作“辣椒书记”,聊起辣椒来,感觉他浑身充满了干劲。

  “草坪辣椒名气大,但真正走红还是从2019年开始,那一年,村里为辣椒设计了吉祥物‘鲜鲜’和‘辣辣’。”林芳良介绍,原本以为只是两个卡通图案,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推广传播效果。

  “鲜鲜”是青椒,“辣辣”是红椒,它们代表着草坪村的新生代辣椒品种。林芳良说,草坪辣椒从传统土种到新品种的迭代升级,离不开农技专家的指导。“辣椒大家都会种,但怎样才能种出更好吃的辣椒,这是提高草坪辣椒种植效益的关键。”经过一番努力,草坪村辣椒家族开始“人丁兴旺”,品种从二三种增加到目前的9种,亩产从2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以上,价格也从0.1元/公斤涨到了2元/公斤。

  品种改良带来身价大增,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辣椒种植积极性。村集体顺势而为,通过“村集体+农户”模式,建成专业辣椒生产基地380余亩,同时向接壤的江西省玉山县扩张,第一次租下了50亩地种辣椒。

  产量增加了,林芳良又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辣椒的附加值。草坪人历来有自制辣椒酱的传统。村集体注册了“草坪红”商标,建起了辣椒工坊,请浙江理工大学精心设计了印有吉祥物的包装。从此,草坪传统辣椒酱有了响亮的名号。“等食品质量标准QS认证下来后,就可以进商场超市、上架网店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林芳良发现城里人喜欢种蔬菜盆景,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辣椒也可以做盆景。于是9个品种从地里移栽到花盆里,“摇滚黄”“玉紫娇”“黑珍珠”……一推向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今年开始,村集体还建起了辣椒观赏盆栽“专属大棚”。

  一串组合拳让草坪村的“鲜鲜”“辣辣”迅速走红,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民揭大义今年种了两亩辣椒,近两个月时间,就卖了8000多元。等这一季辣椒全部收完,可突破万元。去年,辣椒产业给草坪村集体创收23.5万元,光观赏盆栽就卖出了1600多盆。

  “鲜鲜”“辣辣”的草坪辣椒正给草坪人带来别样的滋味。


今日常山 一版要闻 00001 “鲜鲜”“辣辣”走红记 2022-08-24 2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