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发展促优学百花齐放教育兴
记者 俞国文 李玲倩
9月13日上午,在常山县第二中学九(2)班的教室内,老师吴超正领着学生们学习《醉翁亭记》。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领会课文中的意境。据了解,吴超原是城南中学的语文老师,教职期间曾获得常山县教坛新秀、常山县教学质量标兵等荣誉。
一直以来,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乡镇学子优质教育需求得不到满足是不少父母心中的烦忧。2021年12月起,我县开展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合作,设立同一法人代表,进行师资、教学、培训、考核等多种资源的统一实行,让更多学子能享有公平、优质的教育。
城南中学集团化办学实施后,吴超便来到常山县第二中学进行挂职交流。“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可以和这边的老师有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 吴超说,接下来,她将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语文基础,同时增加一些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集团化办学以来,城南中学和常山县第二中学便实行“七同一、三不变”的管理模式。通过党建同领、师资同盘、教学同研、培训同步、文化同系、考核同体、财务统一,加强两校交流合作,弥补了常山县第二中学部分科目师资短缺等问题。同时,在统一的考核机制下,教师实行多劳多得、优质多酬,提高工作积极性。
“自从集团化办学以来,我们整个学校学习氛围改观很大,在城南中学教育集团的帮助下,我们中考平均分比去年提高了57分左右。”常山县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江万兴介绍。
在城南中学,来自常山县第二中学的英语老师汪露倩也在认真上课。尽管环境略有不同,课堂气氛仍旧很好,这也是教研活动开展的结果。“城南中学的教研活动开展地非常扎实,很多老教师分享了经验,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汪露倩说。
据悉,常山集团化办学自2021年12月份开启,截至目前,县域内教育集团已成立4个。“由城区学校带动农村学校,集团化办学实现师资打通,管理统一,这样带来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接下来,我们将会加大集团化办学力度,在全县中学做到7个统一管理。”县教育局党委委员王德勇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