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枇杷增收 修水毁工程 村道路拓宽
纱帽山村干部乐为村民办实事
本报讯(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吴红梅 本报记者 俞国文 通讯员 徐翠萍 徐琦航 王帅)11月7日,记者站在招贤镇纱帽山村村口,只见一块高9米、宽2.4米,写有“纱帽山村”的石碑高高耸立。村党支部副书记、村监会主任苏丽仙相告,这个景观提升工程总投资23万元,10月底已通过验收。
纱帽山村下辖纱帽山、大坑口、里方山三个自然村。该村具有300多年的枇杷种植历史,300余户农户种植枇杷500余亩,2020年全村枇杷总收入达120万元。当年5月起,村集体转思路谋发展,做起“枇杷+”延伸产品,第一批6000瓶枇杷膏制作完后,很快销售一空,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此外,还制作200多公斤枇杷酒,市场价每公斤240元,增收5万多元。从2022年1月开始,村集体对85户村民位于枇杷园中的105亩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租期10年,每年每亩付给农户租金600元,遇到枇杷丰收年,租金还将上浮。今年,枇杷园收入突破20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朝斌介绍,眼下,百亩枇杷已经含苞待放,明年上半年枇杷采摘后,村里将和常山一家果蔬公司合作推出枇杷饮料,目前正在前期对接。枇杷不仅让村集体增收,还给村民带来就业机会,有20多名村民常年在枇杷园务工。“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不方便,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我很满足。”村民金福建告诉记者。
2020年8月,纱帽山村监察联络站联络员金贞发现位于村委会办公楼一侧的大坑溪内有两处防洪堤被冲毁,造成距大坑溪仅5米左右的文化礼堂一楼进水,百亩枇杷园也将被水冲毁。情况紧急,招贤镇相关领导马上和常山县林水局对接,经专业人员现场勘察,两个多月的抢修,大坑溪两处水毁工程得以修复。
每年的枇杷采摘季,会有大批的游客来到村里,枇杷园周边经常出现交通拥堵。为缓解这一现象,2021年6月,村里向相关部门申请拓宽320国道至文化礼堂道路并进行白改黑,从原来4米拓宽至6米。该道路全长1.6公里,总投资400多万元,这条道路涉及50多户村民的土地,有些是招贤村人,还有些是汪家淤村人。那段时间,每天早上5点多钟,徐朝斌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每做通一户,就马上清点苗木和量地。村干部真诚的态度打动了村民,不到两周时间,征用土地工作全部完成,工程得以提前开工。今年1月,工程完工并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