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2版:专版

又是一年油茶香

▲常山山茶油产品
▲油茶加工衍生品
●浙江常山国家油茶公园
▲油茶林 李志强 摄
▲芳村镇油茶坊
▲丰收 肖斌 摄
▲山茶油
▲常山中国油茶之乡
▲俯瞰油茶林 肖斌 摄

  

  常山栽植油茶有2000多年历史,有“中国油茶之乡”“浙西绿色油库”之称。全县油茶种植面积28万亩,2021年油茶籽产量7500吨,油茶籽油产量1800余吨,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油茶产业总产值超10亿元。近年来,常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出打造“中国好油”“中国油茶小镇”目标,建成 “一区两园四中心”,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常山油茶博览会暨全国油茶文化节,荣获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全国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国家油茶公园、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单位等“国字号”牌子,并成为首批“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全国油茶交易中心金融性平台——东海常山木本油料运营中心于2018年11月正式上线运营,率先在全国实现油茶籽现货交易,并将逐步构筑“原料和市场在外、交易和结算在常”的产业高端运作模式,实现资源集聚常山。与新华社联合制定“新华·中国油茶产品价格指数”,扩大品牌影响力,塑造中国油茶品牌形象。

  厚植油茶基础  带动林农共富

  ◎ 曾庆华

  “中国油茶看浙江、浙江油茶看常山。”浙江省常山县因油茶而盛名,油茶的栽植利用历史可追溯到宋末元初,享有“中国油茶之乡”“浙西绿色油库”的美誉。

  近年来,常山县将发展油茶产业列入“两山”转化行动,强化顶层设计,厚植产业基础,充分利用油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稳固的先发优势,探索国家常山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模式,以园区的建设发展为内生动力,努力打造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带动全县林农实现共同富裕。

  老厂房变身未来乡村文化集市

  常山县芳村镇以“宋韵芳村油茶原乡”为主题,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将原常山轴承厂老厂房改建成未来乡村文化集市,建成包含“五芳中心”(芳创、芳油、芳展、芳馨、芳邻)会客厅,配套油茶工坊、茶馆、汉服馆、图书馆等体验型场景,打造了一个以自然风光为基底、宋韵文化为纽带、油茶产业为抓手的“宋韵+油茶”产文景游一体化的山区特色示范区。

  “围绕芳村镇坚持高点定位、系统布局,以微改造精提升为抓手,将原常山轴承厂进行统一规划、分别改建提升,依据原有的轴承厂内部特点,精心定位,谋划实施了会客厅‘五朵金花’、8.7公里乡村慢行系统等41个项目建设,通过打造以‘宋韵芳村·油茶原乡’,使得千年宋镇文化深入人心,具有文化底蕴的精美环境。”常山旺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旺告诉记者,他曾经是开办矿厂的,受到“两山”理念启发,从2006年起总共流转了2000多亩林地种下22万多株新品种油茶苗,走上了“农场主”的绿色发展道路。近年来,随着常山本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许多油茶林渐渐失管,所以通过油茶基地的引领,通过“木龙榨”的传统榨油技艺的传承提升油茶的产量质量,让“常山油茶”这块金字招牌更亮是责任和担当。

  探索让林农实现增收是黄志旺一直思考的事项。如今他已组建了一支拥有100多位村民的“共富团队”,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林技专家,也有非遗传承的榨油师傅,还有土生土长的网红主播,打造了一条自产自销的产业链,每年发放工资170余万元。下一步,他还将与镇里的低收入农户合作,通过“利润再分配”的方式,既助力销售,又还利于民。

  如今,常山县芳村镇的“芳油中心”让老厂房中重新焕发生机,在榨油师傅响亮的号子声中展示着“木龙榨”的传统榨油技艺,一瓶瓶包装精致的山茶油,由此走出常山,走向全国,走出一条属于常山人民的共富之路。”

  创新林业发展 促进林下共富

  2022年,常山县发布了《关于推进“共富果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构建“经营主体+两山银行+村集体+农户”的紧密联结机制,鼓励开展油茶林等农林产业的规模化流转和标准化管理。

  今年以来,常山着力拓宽油茶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常山县先后在各个行政村开展生姜、黄精等林下经济种植,每亩补贴2000元,推动实现农林资源优势互补。

  在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拥有4000多亩油茶林地,亩产山茶油13公斤,是新昌乡油茶主要产区。

  在村集体的带领下大面积种植生姜,目前正值采收时期,预计亩产生姜1500斤,亩均效益可达到4000元以上,黄塘村党支部副书记廖晓骏表示,因为村集体需要增收,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黄塘村祖上就有种植生姜的成功经验,所以村民对林下种姜都十分支持,如今,在黄塘村油茶林下经济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常山实践。

  为确保产量效益,黄塘村在常山县林水局牵线搭桥下,邀请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教授陈双林、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高工冯博杰等专家作为科技支撑人员,多次进村指导种植工作。

  “在栽种生姜的过程中,因为要翻土、施肥,我们认为这样一个过程可能对油茶林的生长结果也有帮助。”廖晓骏说,“另外生姜它作为一年一收的经济作物,种植栽培的回报周期短,而且它的采收可以安排在村民们的空档期,不影响油茶等其他作物的采收。”

  下一步,黄塘村将继续推进旅游产业等三产的发展,依托目前村域3A景区的优势,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争创村域4A景区,以三产带动一产全面发展,廖晓骏说。

  改良油茶树种 推动产业增效

  常山县是浙江省油茶重点产区,油茶种植面积达28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前列。常山县委、县政府始终以“两山”理念为指导,油茶作为县域支柱产业,一任接着一任干,制定产业五年行动计划,出台扶持政策,增强油农和油企发展油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坚持从“平台”上延伸,积极构建产业“中”循环。在常山县油茶研究所十五里村的浙江省常山油茶繁育基地,常山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俞春莲告诉记者,基地建有“油茶上云”数字平台。建成智慧种苗繁育温室4000平方米、数字化监测基地25个,通过开发“中国油茶智慧云平台”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精准控制环境,有效提升产量。通过“院企联动”研发平台。与科研院校合作成立“油博士”工作站,开展油茶速生苗培育研究。基地年苗育能力300万株良种油茶苗,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常山县是浙江省26个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山区县之一,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种植油茶历史悠久,总面积达28万亩,油茶籽2021年产量达7500吨,茶油1800余吨,油茶加工销售年产值超3亿元,“油+游”年产值超3亿元,油茶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0亿元,带动5万林农和从业人员增收致富。眼下,常山油茶产业经过多年深耕,通过创新改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发展,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向着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精细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如今,常山县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推进共同富裕,任务艰巨、潜力巨大。作为首批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常山县依托全国油茶交易中心、全国山茶油价格指导中心、国家油茶公园、全国经济林产业区域特色品牌建设试点单位等“国字号”荣誉称号,常山县深化技术、标准、金融、指数等领域深入细致谋划,扎实有效推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创新油茶产业常山县域样本,引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


今日常山 专版 00002 又是一年油茶香 2022-12-03 2 2022年12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