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专版

盘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常山元素

  记者 陈家俊

  编者按:

  2月26日,衢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市长徐张艳代表衢州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催人奋进的报告中有不少“常山元素”,现予以盘点,以飨读者。

  报告内容:杭衢铁路主体工程基本贯通,杭金衢高速改扩建工程、351 国道等建成通车,常山江航电枢纽、衢丽铁路、江玉公路、钱江源通用机场等开工建设,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入选国家示范创建项目。

  351国道(常山段)途经东案、大桥、辉埠三个乡镇,全长约28公里,总投资约25亿元。项目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2018年11月开工建设,2022年1月建成通车,是常山目前建成标准最高的国省道干线公路。351国道将205国道、320国道、48省道等国省道串联成网,有效提升了全县交通服务水平,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完成县乡公路改造升级230余公里,实现乡镇通三级以上公路率100%,通双车道比例、快递物流服务覆盖率均居全市前列。

  通过先后历时8年的谋划、对接和争取,钱塘江中上游常山江(辉埠—双港口)航电枢纽项目成功落地。该项目起自常山县辉埠镇,终于柯城区双港口,常山段33.4公里、总投资 58.3亿元,是衢州市首个纳入经国务院批准规划的交通项目。项目整合“一江两岸”资源,创新“航道+旅游+产业”模式,建成后,将实现通航1000吨级船舶三级航道标准,串联带动沿岸一城四镇发展,打造常山江黄金水岸风光带和沿江产业经济带。

  报告内容: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3 家。

  2022年,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我县浙江先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环宇轴承有限公司荣登榜单,“小巨人”企业实现破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坚持“以恒心办恒业”,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报告内容:创成省级未来社区10 个、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 7 个。

  2022年,省城乡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和省风貌办接连公布了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美丽城镇省级样板乡镇名单、第二批未来社区名单及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优秀名单。常山的文昌阁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球川—白石县域风貌样板区已被省级命名,文昌未来社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并被命名。

  报告内容: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业强市在线、“公务餐”一件事、大宗货物“公转水”、碧水提质、共富培训在线等重大应用上线运行。

  2022年,我县推行“公务餐”,县域内公务实现“零接待”;搭建“公物仓”,旧资产盘活焕发“新生机”;上线“公务拼车”,大数据管控算好“经济账”,全县“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4.3%。“新三公”做法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实践创新案例库”,获“浙江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十大优秀案例”、浙江省第三届“基层清廉建设(浙江)十大创新经验”创新奖、全省清廉财政建设“十佳案例”一等奖。“公务餐”一件事列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2”,全省推广;“公务拼车”列入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浙里好管家”子场景;“新三公”改革已列入省改革突破奖评选库。

  报告内容: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常山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聚焦权责、队伍、规范、监管、指挥五个方面,改革后全县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达到2226项;打通重组全县行政执法队伍,形成“1+5”的行政执法格局,专业执法队伍精简57%;乡镇实行“1+X”模式,建立7支综合执法队伍,赋予413项综合行政执法事项,下沉行政执法力量122名;提升执法水平,高标准打造县域、基层执法办案中心,修订完善11个方面19项行政执法制度;强化管罚衔接,推行“互联网+监管”,以“双随机一公开”系统为载体,大力推进“综合查一次”联合监管执法;数字赋能指挥,打造集指挥调度、管罚衔接、分析研判、执法监督、执法预警等内容为一体的监管执法系统,形成“一屏统全域”的指挥新格局。当前改革成效日益凸显,案件数量、执法效率、群众满意度等同比不断上升。

  报告内容:全域推行“两山合作社”改革,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1.6 亿元。

  常山在全省率先成立并实体化运作“两山合作社”,在衢州市率先成立了常山“两山合作社”同弓、新昌支行,并创新成立常山县“早上好”共富公司。开展以胡柚林、油茶为资源品类的“一县一品一标准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常山“两山合作社”实践经验在全省推广,获评2021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铜奖)。目前已为660户主体授信2.93亿元,发放生态贷款2.91亿元,促进17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3350万元。

  报告内容:推动双柚、油茶、茶叶三大产业向“百亿级”进军。

  常山坚持“一切为了U”的核心理念,着力打造胡柚、香柚、油茶融合发展的“两柚一茶”主导产业,新增“两柚”种植面积4000亩,完成香柚育苗30万株,新造、更新油茶林面积1万亩,胡柚栽培系统入选第一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推出常山“双柚汁”,在全国出圈爆红,实现单品年销售5亿元,NFC胡柚汁列入亚运会指定供应产品名录、浙江省十大药膳(饮品)。与中林集团联手打造油茶产业集团,全域推广GM2D编码系统,打响“中国好油常山造”品牌。举办中国·常山U系列新品发布会,推出U系列新产品。截至目前,全县“两柚一茶”系列产品达92个,总产值突破40亿元。

  报告内容:全力推进57 个投资 10 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开工建设先导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大族高端铜箔产业一体化、中宁硅业新材料、华创新材铜箔等项目。

  2022年,浙江衢州华创新材铜箔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奠基仪式在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辉埠片区华创铜箔项目建设工地举行。该项目的奠基将进一步提升华创新材锂电铜箔产能及质量,对华创新材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对常山布局新型能源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

  报告内容:加快推动人口集聚。坚持产业聚人、服务聚人、环境聚人,统筹实施十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十万企业员工招引、十万大学生引育“三大行动”,加快集聚“扎根性”人口。

  近年来,常山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民集聚券改革。近日,常山县出台《常山县深化农民宅基地资格权改革推行农民“集聚券”促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办法(试行)》,把申请人拟退出的合法农村房屋、宅基地、申请人户内家庭成员宅基地资格权等价值化、货币化,并凭“集聚券”抵扣进城入镇购买商品住宅或租赁村集体公寓的购房款(租金)。常山围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总体布局,通过加快农业人口的转移集聚,助推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市政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的山水园林城市,促进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报告内容:抓好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推进省高等级民宿、民宿集聚村品牌创建,支持一批“明星村”创建4A级景区,加快培育网红露营地、户外音乐会等潮流热点。

  “常山漫居”民宿品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目前,常山已成功创建村上酒舍、不老泉、季意等民宿在内的全国首批甲级民宿1家,省级等级民宿12家,“常山漫居”精品民宿30家、民宿村2个。现如今,民宿产业发展显然已经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常山县以新昌乡全乡10个村为试点,结合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强化机制保障、产业导向、特色为要等三大举措,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为目标,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昌乡《多村联动打造共同富裕单元——常山县“三塘模式”推进山区共富实践及启示》获得省领导批示。

  2022常山UU音乐节拉动全县整体消费达600万元,实现旅游消费总额70余万元;活动场内售卖常山农特产品、鲜辣美食30余万元,村内农家乐平均日营业额超过1万元,较平时增长5倍,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民宿平均入住率达90%以上。


今日常山 专版 00003 盘点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常山元素 2023-02-28 2 2023年02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