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专版

编者按:3月3日,我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县委组织部、县住建局、县发改局等多家单位相关负责人结合单位具体工作作表态发言,现刊发部分单位表态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常山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工作推进会发言摘要

  县委组织部 以干部一流作风 保障营商环境一流 

  为扎实开展“三评三晒”活动,以“评”促优,以“晒”促提,接下来,县委组织部将重点围绕以下三方面推进:一、以更高要求对标对表,科学建立评议机制。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形成“奖优罚劣”的用人导向。一是优化综合评议办法。合理设置考核评价指标,系统构建广泛充分调研、公平公正评议、流程科学有序的评价机制。二是细化评议对象类别。将全县15家银行金融机构、4个垂管部门和县直机关部门所有中层科室列入评议,按照涉企职能职责、联系密切程度等,精确分类评议对象。三是严格结果运用。将参评结果与单位绩效考核、干部任职评优等挂钩,每季度通报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并作为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工作的重要依据,构建起“评议排名+两头晾晒+责任追究”长效机制。二、以系统集成一体推进,筑牢“三评三晒”四梁八柱。坚持“整体布局、突出重点”,选优配强高素质专业化骨干队伍,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动服务整体提升。一是健全“常青藤”工作机制。继续完善挂联帮扶、入企问需、研判会商等8项驻企服务制度,扎实推进“常青驻企·四个一”行动。二是启动“薪火入企”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一对一结对跟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用地、审批等方面难题。三是实施二十条硬举措。持续弘扬“早上好”奋斗精神,从凝聚思想共识、加强党建引领、建强中坚力量、优化人才服务等方面,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以硬作风完成硬任务。三、以更大力气变革跃升,打响具有常山辨识度的“自主品牌”。坚持聚焦战略性举措、投身变革性实践、推动突破性进展、创造标志性成果。一是选树“两最”服务典型。常态化召开“八大行动”交流会,设立“最优服务”先锋榜、反面典型曝光台,突出抓两头,实现干部作风整体提升。二是重塑干部考察体系。加快升级“两专”应用场景,深挖数据价值,沉淀算法模型,让营商环境评价成为考准考实干部的新突破点。三是实现“营商环境评价标准看常山”的新目标。不断探索丰富“三评三晒”建设载体、实施路径,总结提炼具有常山辨识度的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持续放大品牌效应。

  县住建局 “拿地即开工”,跑出加速度 

  “拿地即开工”,跑出加速度。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县住建局将全面聚焦项目开工、竣工备案等重点环节,减审批、优服务、提效率,切实保障项目推进速度。一是集成服务,做实项目前期准备。全面服务园区做好“标准地”建设和土地带方案出让制度,依托在线审批3.0等监管平台,做到所有许可全程网办,常规许可即受即办,部分许可提前预办,关键许可会同联办。二是流程重塑,提升项目审批效率。一是开展节能审查最优化机制,我们承诺所有工业用地类项目全部取消节能审查,1万平方米以内的民用公共建筑实施节能备案制。二是开展施工图分类审查机制,全面落实特殊工程施工许可前审查、低风险工程免予审查、一般工程许可后审查。三是开展分阶段许可机制,根据项目业主的自愿申请和告知承诺,只要具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图,对特殊工程以外的常规工业项目,可以根据项目实施需要,按分部工程进行分阶段许可。四是开展靠前预审机制。在企业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后,就协同相关部门集中会商,建立并联审批及多证联办机制,在土地摘牌前,靠前预审,统一反馈,一次补齐,积极推进“拿地即开工”,推动项目快报、快审、快批。三是快速验收,把握关键实现竣工即备案。紧盯关键节点“验收”工作,分时段开展服务验收,将“验收”贯穿在建设全过程中,构建“验收”问题“即时发现、即时交办、即时整改”的闭环机制,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县住建局将紧紧锚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潘书记讲话要求,深化改革创新,用审批的“减法”换发展的“加法”,让办事更方便,让投资更便捷!

  县委依法治县办 全面深化法治常山建设 奋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县委依法治县办将锚定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向,大力培育改革突破项目和有辨识度实践成果,努力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常山“金名片”。一、全力营造最优市场环境。一是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清理,修改、废止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二是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社会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工作,确保涉企行政决策科学合法。三是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行政备案规范管理,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监管和信息公示,保障企业依法平等经营。二、全力构建最佳执法格局。一是开展涉企执法立体监督,加强对涉企复议决定履行情况监督,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进复查。二是探索有礼执法模式,推行“综合查一次”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制度,降低进企频次。三是构建监管执法协同体系,强化联合执法、法制审核、两法衔接等功能区建设,完善“1+5”联合执法、一支队伍管执法运行机制。三、全力提供最强法治保障。一是构建“1+3+N”的司法服务保障体系,即1个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3家涉企调委会和N家商会共享法庭,为企业提供便捷式司法服务。二是织密法律服务网格,集成市场主体网格服务工作站、亲清助企工作站、共享法庭等资源,构建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体系。三是优化数字法治保障,打造“大数据精准普法”涉企服务板块,承接使用数字法治监督应用,让法律服务更加智能。2023年,县委依法治县办将围绕改革要求,主动靠前,勇于担当,把状态调到最佳,把工作做到最优,把作用发挥到最好,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

  县金融服务中心 畅融资 降成本 全力打造金融生态最优县

  优化“金融生态”,畅通“金融血脉”,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核心之举。县金融服务中心将引导全县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县委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战略部署,坚定决心,强化措施,积极行动,打好金融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持久战。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引金融活水,为企业发展“输血”。一是扩大信贷投放。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积极争取在常金融机构上级行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年新增贷款70亿元以上,总量力争达到全市十分之一。二是拓宽融资渠道。打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组合拳”,以可转债、产业基金、公司债、融资租赁等为抓手,创新融资方式,为龙潭水库、常山江航运等重大项目提供融资保障。三是畅通融资渠道。组织召开金融+项目融资对接会、金融+府院联席会等政银企对接会,为银企沟通搭建桥梁。二、强金融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立足我县主导产业,创新更多如胡柚贷、财信贷等信贷产品,助推企业发展。二是强化资本赋能。打通股交中心、财通资本、浙商证券等省属国企合作渠道,积极开展资本招商,辅导上市后备库企业早日登陆资本市场。三是深化金融顾问制度。建立金融顾问“1+N”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投融资等一站式金融咨询。三、优金融服务,为企业发展“助力”。一是简化业务流程。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放贷效率,推广使用线上服务,提升企业融资便捷度。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应急转贷、风险补偿、小微企业“四贷”等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金融考核的激励作用,加强督导调研和跟踪问效。三是降低融资成本。积极运用再贷款等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合理让利企业,力争全年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5000万元以上。

  县发改局 不断优化提升经济生态环境 奋力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

  2023年,县发改局将以争先之志,全面重保障、强服务,增动能;以决战之姿,全力拼经济、优环境、促发展;不断优化提升全域经济生态环境,奋力交出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一、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全心尽力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深化审批改革,促进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优化,坚持“最简化”审批,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及办理流程,坚持“承诺制”和容缺办理机制,全面贯彻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以“快、好、稳”为目标,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程。持续加强重大项目精准谋划,围绕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发展大势谋划一批加快常山发展的重大项目;同时全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经济开发区有机更新等园区基础性工程提质提效。二、加强资源要素保障,竭尽全力争抢政策红利。持续做好项目落地资源要素保障,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项目,着力做好能源、产业和运输结构调整。全力争取省“8+4”政策在我县落地,联动县级各类政策协同发力、直达快享、快速见效,让基层有感,让群众获利,让企业得利。三、加大改革创新突破,不遗余力打造最优环境。加快组建生态资源资产交易中心,引导全县各类生态资源资产进场交易,同步推进“生态贷”系列产品创新,探索生态权益融资新模式。围绕检验检测、冷链、品牌配套等方面深化服务,助力生态产业投资主体发展,持续提升生态资源资产交易营商环境。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断优化提升经济生态环境,全力打造“全市前列、全省一流”的最优营商环境。

  县开发区管委会 对标对表争先进 善作善成谋发展 全力打造标杆性营商环境 

  县开发区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最快速度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支撑,以服务企业的“加速度”树立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标杆”。具体做好以下三方面:一、解难题办实事,打造“暖心便捷”政务环境。一是“马上就办”。充分发挥“百名干部联百企”“常青藤专班”等服务载体,搭建政企交流“直通车”,24小时接收和办理企业反馈问题,做到有呼必应、有难必解。二是“全程领办”。强化项目落地保障,从洽谈、签约、建设到投产实行全过程领办,聚焦土地出让、项目立项、许可审批等关键环节,会同相关部门协同服务,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三是“联动办理”。建立供电、水务、天然气等要素保障单位联动响应机制,构建涉企问题“发现—交办—办理—反馈”完整闭环,实现问题一站式汇总、多部门协调解决。二、转作风提效能,打造“高效高质”发展环境。一是建立“项目运行调度制”。动态监管服务项目,做到“一周一收集、半月一调度”,推动华创铜箔、恒寿堂二期、斯凯孚二期、大和三期等重点项目加快进度、缩短工期,为全县扩大有效投资和产值增长多做贡献。二是实行“项目包联制”。实行重点项目班子成员包联责任制,强化“点对点”下沉服务,全力以赴服务项目投产达效。三是推行 “首问负责制”。激励全体干部对企业来访办事人员热情接待、及时答复办理,确保各涉企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强基础优平台,打造“产城融合”园区环境。一是夯实基础设施配套。年内完成新都片区路网改造、新都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高效推进生态园区集中供热、经二路等项目建设,完成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基础设施配套。二是加快园区有机更新。开展新都片区工业用地全域综合治理,力争全年完成整治1980亩以上。持续开展开发区提质转型攻坚行动,推进低效企业出清,全年腾退低效用地500亩以上。全面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力争年内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18.5万元。三是提升园区洁美品质。启动实施园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扎实推进新都大道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和“双美创建”行动,集中力量攻坚整治施工现场扬尘、园区道路沿线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营造干净整洁园区环境。下步,开发区将责无旁贷挑大梁、当先锋、走前列,倾尽全力招商引资、不遗余力优化环境,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日常山 专版 00003 常山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工作推进会发言摘要 2023-03-04 2 2023年03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