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水蜜桃里的共富“密码”
本报讯(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郑青铭)“给桃子套袋,不仅可以防虫防鸟,还能避免太阳直照,让果实皮薄肉嫩。”近日,在球川镇黄泥畈村的桃之缘家庭农场,工人们正在桃林间穿梭,给水蜜桃单独套上纸袋,农场主李金威相告。
2014年,李金威夫妇经朋友介绍从宁波象山来到常山,发现这里不仅土壤优渥,而且自然灾害相对较少,加上常山良好的政策支持,二人便决定在此发展水蜜桃产业,并于2018年注册“一树情缘”品牌商标。
目前,桃林共有350亩,主要种植了蜜露、中熟湖景、黄金桃三个品种,6月底上市,采摘期可持续一个多月,年产量有40万斤左右,去年实现纯利润70余万元。前不久,该农场还被评为首批省级共富家庭农场。农场在稳定发展的同时,日常管理还给周边村民提供了10多个长期工作岗位,季节性用工可达四五十人,年支付雇佣工资超45万元。“我一般负责割草、剪枝等工作,每天工资有150元,这里离家近,上班很方便的。”村民吴立水说。此外,农场还制作桃胶、桃子酒等附加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游客们因桃而至,因桃而聚,美丽乡村也因为桃子收获了人气和财气。
下一步,球川镇将继续助力打造“十里桃林 一树情缘”品牌,以全域旅游为目标,进一步发展村游经济,将黄泥畈水蜜桃产业打造成一条集吃、喝、赏、玩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