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未蓝”一期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本报讯(记者 刘灵雁 见习记者 郑召隆)日前,记者在位于招贤镇的农光未蓝共富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看到,蓝色的智能化食用菌大棚上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大棚内,一捆捆白色的菌棒摆在支架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3月,28个大棚内都种上了香菇,目前香菇处于养菌期,预计新鲜香菇产量可达上万公斤。
“菌光互补”是现代农业新的发展模式,去年,我县与浙江移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了农光未蓝共富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50亿元的农光未蓝共富产业园项目落户招贤镇。项目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项目占地80.8亩,总投资5500万元,目前一期项目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7月15日左右完工。
“现在主要完成了28个智能大棚的建设,还有2.5兆瓦光伏板的铺设,另外像道路、护坡等基础设施也已经完成了。”农光未蓝(浙江)农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周小伟介绍,项目采用“光伏+食用菌”,通过棚上光伏发电、棚下食用菌种植的模式发展农业产业。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光伏装机容量可达到500兆瓦以上,年发电量6亿千瓦时,将带动当地2000名群众就业。
“我们希望以此项目为基础,在全县推广该发展模式,真正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一方百姓实现共同富裕。”周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