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4版:人文常山

知恩 感恩 报恩

  赵  军

  当我们打开泛黄作古的历史长卷,翻阅常山大地上诞生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艺术遗迹,会发现“报恩”是其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先民从报恩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造就了善良忠厚的高尚品德。  

  古城常山寺庙林立,且年代久远,而县北面二十里的达坞西南面一、二里路的大坞山上,屹立着一座寺庙,寺庙枕着起伏不平的山峦,显得十分的雄伟壮观,这就是“报恩寺”。达坞寺,原名报恩寺,是我县最古老的一座寺庙,始建于唐贞观二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一座千年古刹,承载着厚重的报恩历史文化,见证了常山人民知恩、报恩的历程。据《常山县志》记载,报恩寺在县北二十里的大坞山。建于唐贞观二年,明季毁。康熙十一年,僧正学重建。孔《志》作康熙三十八年僧建。光绪五年,徐应晃等重建。   

  报恩寺,顾名思义,即为报答他人恩情而专门为其修建的寺庙,使后人永不忘记,铭记在心,流芳百世。  

  相传:唐朝的衢州府太爷为了躲避战乱,全家老小曾经在大坞山避难,躲过了一劫。后来,衢州府太爷为了感恩报德,千方百计筹措银两,在曾经避难躲过一劫的大坞山建起了一座规模雄伟壮观的寺庙,为了报答其恩,寺庙取名为“报恩寺”。大坞山三面环山,寺庙屹立在达坞西南山峦之上,一条小溪潺潺而流,歌唱着知恩报恩的欢畅歌曲,源源不断的流向前方。   

  报恩寺座西向东,“报恩寺”匾额悬挂于寺门上端。寺院各翘角上都有雕花且挂有风铃,系有飘带,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美妙而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古老的报恩故事。  

  报恩寺为砖木结构,大殿高九米,有登上九天之意,“不负胜地有奇景,且邀明月登九层”,因此,寺院显得特别宏伟,雄踞于达坞,脱颖于诸多寺庙之中,其重檐复宇,翼角翠飞,气魄雄伟,名满佛教丛林。

  走进寺院大门,周边古木参天,绿荫如盖,迎面而来的台基上是一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手捻佛珠,背靠岩石,盘腿而坐,几技乔木,五针松生长于石缝中,围绕在周围,身后站立的则是韦驮菩萨,在大多数寺院里都有弥勒佛的塑像,供奉于天王殿里,所以又称弥陀佛殿,是佛教寺院中的重殿。人们一进入寺门就能看到,其大肚、笑容满面的憨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被之人。”不管男女老少老都想近身去摸一摸弥勒佛的大肚,以沾喜气。天王殿还有握蛇仗的广目天王、扶琵琶的持国天王、持宝剑的增长天王、拿雨伞的多闻天王四大天王佛像。 

  大殿气势雄伟而壮观,枋柱间数十幅彩绘画工精细、色彩调和、风格独特、连绵成片,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  

  寺院的东北边是一个池塘,四周一片翠绿,碧水清幽,山石峭拔,水池萦回,亭榭廓桥各得其所,山上一亭子、溪边一小桥,几枝苍松屹立,曲桥链接水榭,水中金鱼悠游,林间鸟鸣声声,岩石凹凸水面,倒影婆娑涟漪,取小径到山巅亭内,府瞰水波微漾,白鸽掠过水面;流水潺潺,在晨钟暮鼓声中,感悟着佛教世界的精妙,水中的鱼,林间的鸟,池边的草木,无不惧有佛性,四季更替,日月轮回,光影岁月中唯一不变的是生命在世间的光辉。 

  在大坞山的山垅里,古代有一条古道通往路里坑,即三衢石林,报恩寺就在古道左侧的一垅沉深深之坞中,很是风景佳丽。还有空间良广,良田水塘交替呈现,在生存其中,各种自然元素齐全,更何寺院的创建,自然又多了三分人脉。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报恩寺内原有一棵桂花树,大约是建寺时移栽的,桂树重重如华盖,每逢8月桂花香飘,整个达坞村都能闻到花香。另有一棵铁树,也十分茂盛,常常绽放出黄黄的花蕊。寺内有堂观、斋房、客堂、庖厨、茶房等一应俱全,和尚常邀文人雅士一起吟诗唱和喝茶聊天,文人词客延接不倦,韵事雅致,一时称盛。  

  当你从达坞西边古道,沿着潺潺而流的小溪行进,山坡竹林,枝叶繁茂,清新翠绿,青澜似海。阵风吹拂,连连竹叶,似少女舞摆着的青纱舞幔,飘逸舞动;倒映入小溪之中,又似漂洗的墨绿帷帐,随波飘荡。走过一座小山坡,顿只见一方池塘,水面平静的时候,池塘就像一面宝镜,映出蓝天白云的秀姿;微风吹来,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像是鱼神娘娘在抖动她的的锦衣。这就是当年寺庙的池塘。

  你还记得曾几脍炙人口的《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古道树木郁郁葱葱,芳草碧绿,鲜花盛开,小溪潺潺而流,鸟语花香,这不就是曾几描述的“三衢道中”吗?“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名山大川风姿绝妙,小山微水亦具精彩,游大坞山,清欢无争亦无尽。

  其实当人们在“报恩寺”遗址驻足,静下心来,古迹遗风依稀可寻,断墙残壁、砖瓦跌落的残垣以及瓦背、墙角厚厚的青苔,都蕴含着报恩的故事,时间不断流逝,却流不走千年的沉淀,星转斗移,惟有历史的印记无法磨灭,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常怀感恩之心,用行动回报含辛茹苦、日夜操劳的父母;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的师长;关爱备至的朋友、长辈、同事,苍天不语,历史有答。

  一座寺院,几处佛殿,传播着悠久绵长的报恩文化,弘扬报恩的济世功德。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雄伟壮观的报恩寺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晨钟暮鼓,梵音缭绕,车马如流,络绎不绝,尘土飞扬,人声鼎沸早已烟消云散,繁华落尽,烟火依旧,存留在达坞大地的是知恩、感恩、报恩。感恩是美德,也是一种情怀,一种智慧。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你将收获更多的幸福。  

  “古刹云封佛火然,残钟报罢起村烟”,让人似乎回到了当年香火缭绕的情景,如今,虽然庙宇已毁,屋基依稀可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方圆几十里的百姓依然前来敬香,传承报恩寺知恩、感恩、报恩的历史。

  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在大坞山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了解那些直抵人心的历史故事,感恩过去,珍惜当下,开拓未来。


今日常山 人文常山 00004 知恩 感恩 报恩 2023-11-14 2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