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文峰

念想皂角树

  南丰后人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常山老年大学诗词班师生一行12人,在何家乡宣传委员的牵线联系后,兴趣盎然地来到常山港源头——长风村石门坑寻诗采风,我也愉快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在这个数公里长的峡谷里,蜿蜒平展的柏油马路十分适宜边行边看。山坡上,杉树、毛竹、杂木密布;小溪里,泉水叮咚、清澈闪亮。偶有三两只鸭子在清水潭中拨清波,而临水靠山的溪滩上是一簇簇生机勃勃的芭蕉树。远远望去,溪边有几棵十多米高的大树,一位老农正在树下捡拾着什么。待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大树下掉落着豆荚类的果实,这是皂角树,也叫皂荚树。问捡皂荚做什么,答曰皂角籽可以入药。

  仰望高大的皂角树,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小时候,姐姐牵着我的手,常常到邻村的溪滩边去玩耍。那里有我摸鱼抓蟹的收获,也有爬到皂角树上捉知了的乐趣。紧靠溪边的两棵粗壮皂角树成了我和小朋友的游乐天地。春天,皂角树绿油油的枝叶上鲜花盛开,站在树下就能闻到一阵一阵的清香。夏日炎炎,皂角树下已是一片浓荫,树枝上常常有筑起的鸟巢,浓郁茂盛的皂角枝叶为我们遮风挡雨。入秋,皂角树上结满了“大扁豆”,我们小心翼翼地登树采荚,皂角里面的仁既可以炒了吃,又可以在石臼里捣碎了当作肥皂洗衣服。到了严寒的冬季,我们围在皂角树下蹦蹦跳跳。

  我在读中学之前都是通校生,也叫走读生。记忆之中,上学路上也有三两棵皂角树。那时候,肥皂是凭票定量供应的,农家的生活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也没多少钱去购买。因而,除了把木槿花叶当作“肥皂”外,皂角汁也是用作“肥皂”的不二选择。经常见到婶婶阿姨们采摘成熟的皂角,去掉里面的籽,把荚壳分成小段,放在热水里煮,或是放在温水里用手揉搓,直到泛出层层泡沫。那泡沫水就是洗衣服的好帮手,许多老人还用它来洗头发,可谓纯粹天然无污染。

  后来,语文课中读到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老师在一字一句朗读百草园里的自然景物,其中就有皂荚树的身影——“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心想,鲁迅先生的家乡和我们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他的童年也和我们一样“贪玩”,我们多么盼望能过上像鲁迅先生一样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啊!

  长大了,渐渐得知:皂角树是落叶乔木,在我国南北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生长。它一般生长在野外山坡、林地,农村偶有栽种。皂角树的果子,民间就叫皂角或皂荚,形似长扁豆,但比扁豆大很多,一条条垂挂在树枝上,很是壮观。皂角初时为青绿色,成熟后变成黑褐色,把荚壳掰开,里面是一粒粒红色的皂角子,皂角子也是很好的中药材。皂荚主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痈肿疥癣等。查阅资料得知,皂荚之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李时珍云:“荚之树皂,故名。”

  常听人说:“读书当爬皂角树”,其意是指皂角树上有刺,你想爬上去摘皂角很难,读书也是同样的艰难。在山城重庆流传的一句话却是“喊你读书,你要去爬皂角树!”意思是将“学习成绩不好”行为表述成“爬皂角树”。

  重庆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内,有一棵树龄180多年的皂角树,是重庆市挂牌的古树,树高15米,树干的“胸围”达2.43米,这棵皂角树在师生们的精心呵护下早已成为校园内的一道风景。在湖南永州更是发现了一棵千年皂角树,这棵老皂角树生长在山里,树下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曾是前往广东广西挑盐的古道。据说,当年挑盐人路过时,就会在大皂角树下休息一天,将衣服用皂角汁洗好后第二天再走,有的人走时还会带些皂角子,做药用。

  眼下,行走在我县的乡村田野,不经意间就可见高大的硕果累累的皂角树。在我看来,皂角树是伟大的,像极了故乡土地上的母亲,母亲把自己站成了一棵皂角树,站成了家的方向,日夜在翘首期盼着自己的儿女们回家。


今日常山 文峰 00003 念想皂角树 2023-11-18 2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