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忠荣:坚守工匠初心潜心钻研技术
![]() |
樊忠荣 |
记者 罗曼琳
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衢州市凡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常山技工学校技能指导教师。他从事维修电工30余年,是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曾获得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第二层次“拔尖技能人才”、浙江省优秀技能人才、衢州市首席技师、衢州百工、常山县第七届“拔尖人才”、常山县“十大名匠”、最美“常山工匠”、常山县企业首席科技官、常山县首席人才官、常山县“银工匠”等荣誉。
“樊忠荣是电气技术领域的大师傅!”日前,记者来到衢州凡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一提起运营总监樊忠荣,工人们的眼神里满是敬佩。
少年时期,由于一次偶然经历,樊忠荣决心走上发明创造之路。高二那年,樊忠荣发明了一个折叠脸盆架,老师建议他申请国家专利,但那时樊忠荣却因家庭经济条件无力支付相关费用,申报专利之事就不了了之。不久后,樊忠荣得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同款脸盆架。“虽然这件事让我很遗憾,但也因此让我更坚定了发明创造的决心。”樊忠荣说。2009年,樊忠荣开始接触轴承保持器加工车床技术,探索机械设计。非机械设计专业出身的他,却拥有10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技术专利39项。“那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都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学。经常是先有了想法,试验后发现问题马上又推翻重来。”樊忠荣说。
说起他发明的“宝贝”,樊忠荣滔滔不绝。“过去,一些作业都需要人工操作。现在,工人只要按下操作按钮,机器会自动操作。用机械动作代替人工动作,既可提高作业效率、改善作业环境,也更加安全。”樊忠荣说。
工业企业要发展,就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创新能力。这些年,樊忠荣将“工匠精神”演绎得步步精彩。如今,他在技工学校和数字工业学校,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技术方法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教授学生。不少学生毕业之后来到公司,继续跟着他学习。“课本上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在樊老师这里,我们以实践为主,能学习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衢州数字工业学校实习生龚佳明说。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学生传授经验,让他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樊忠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