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崛起大产业鲜辣美食飘出“共富味”
——寻访常山新名片系列综述之四
![]() |
▲“鲜辣常山”特色店——大熊饱店 |
![]() |
▲杭城“鲜辣常山”美食地图发布仪式暨厨神 争霸赛现场 |
![]() |
▲白石草坪辣椒文化墙 |
![]() |
▲鲜辣特色菜肴 |
![]() |
记者 徐露霞 汪杰
编者按:近年来,常山始终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方向,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打法,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跑道上,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常山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成为常山靓丽的新名片。本报特推出《寻访常山新名片》系列综述,通过记者蹲点报道,全方位展示我县在产业振兴、数字化改革、“两山”转化、文化赋能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做法。
“鲜辣”一直是常山美食的灵魂,从寻常餐桌上的菜肴到街头小吃,各种鲜辣美食几乎“无处不在”,成为了江南水乡一抹独特的文化底色。近年来,常山县聚力打造“中国好味·鲜辣常山”品牌,让鲜辣美食变成一把“致富秘钥”,激活了一方产业,带富了一方百姓。
鲜香辣味,常山特色。11月21日,在辉埠镇路里坑村大熊饱店的鲜辣美食工坊,记者看到,以辣为底、以鲜为质的各种鲜辣美食琳琅满目,吸引着四方宾客。工坊里,白烟弥漫,十余名厨房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忙着配菜、切菜。灶台前,三口大锅火力全开,经过“鲜辣厨师”专业培训的主厨余易锋正动作麻利地烧制颇具常山风味和店铺特色的鲜辣美食,忙得不可开交。
蓝龙虾、芙蓉大头鱼、碳烤猪脚、油豆腐……大熊饱店主厨余易锋一边指着菜单上的特色菜,一边向记者介绍,店内特色菜都挺受欢迎,仅仅是芙蓉鱼一天就要卖30多条。
大熊饱店餐厅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慕名前来品尝鲜辣美食的食客,杜鲁希就是其中一位。“这次回来也是想品尝一下家乡美食,刚好朋友介绍了这家新开的店,感觉特别好,就挺地道的。”她向记者坦言,在外生活多年,最惦记的莫过于家乡的那一口鲜香辣味。趁着回老家的日子,她还打算通过“中国好味·鲜辣常山”美食地图小程序,打卡各种常山鲜辣美食。
食客们的高度评价,离不开常山对鲜辣美食品牌的倾力打造。大熊饱店项目运营总监叶俊告诉记者,为了用好常山鲜辣美食IP,餐厅内特意使用了统一设计门店形象、“鲜辣常山”标识,并在食材选取、菜品烧制等方面对厨师进行了统一培训,进一步把好美食品质关。如今,店铺开业仅2个月不到,营业额已将近40万元。
“接下来我们准备做十二道‘锋’味,我们这边的厨师就叫‘易锋’,同时我们还会推出关于常山乡村二十四节气时令的一些菜品。”叶俊介绍,在食材供应方面,将跟农户进行合作,由农户自己来种,后期回购,从而形成闭环,同时也增加农户的收入。
大熊饱店只是我县鲜辣美食门店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县已有“鲜辣常山”门店200多家,遍布常山大街小巷。除此之外,我县还出台了“支持县外常山鲜辣美食推广”政策,每年安排不低于800万元财政专项奖励经费,用于“常山鲜辣美食”宣传推广和转型升级,通过统一设计门店形象,统一采用“鲜辣常山”标识,将“鲜辣美食门店”整体打造成“鲜辣常山”美食IP宣传和销售窗口。目前,在京沪杭甬,共有100多家与“常山鲜辣”有关的美食门店。
“鲜辣常山”品牌端的持续发力也带动了种植端、加工端的发展。自我县打响“鲜辣常山”美食IP以来,白石镇草坪村百亩辣椒种植基地也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眼下正值辣椒酱销售旺季,在草坪村“草坪红”辣椒共富工坊内,衢州市威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忙着剁辣椒、制作辣椒酱。得益于“鲜辣美食”品牌的力量,企业生产的辣椒酱备受市场青睐。
“我们现在每天大概生产5000罐。”衢州市威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晓景说,“常山毕竟是中国鲜辣美食之乡,依托现在这样的鲜辣常山品牌优势,我才在这边投资了这家辣椒酱厂。”
“鲜辣”不仅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更是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如今,草坪村300余户农户种植“草坪红”,种植辣椒面积达600余亩,每年可增收300余万元。除了辣椒种植基地外,我县还有食用笋基地、茭白基地、三溪蔬菜园等各类鲜辣食材基地170余个,努力推动“种吃游”一应俱全的全产业链体系。
据统计,目前我县从事鲜辣美食行业人员1.1万人,经营鲜辣美食门店1500余家,鲜辣美食品类100多种。近一年来,常山鲜辣美食产业产值超14亿元,在带动就业、增加收入、推动发展等多方面发挥了强大作用。
“接下去,县委统战部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继续深化‘山海协作’新模式,在构建产供销链条、健全鲜辣厨师培养体系、打造鲜辣美食特色街区等方面做好文章,做大做强‘鲜辣常山’美食IP,真正把鲜辣美食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县鲜辣美食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包婷婷说。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美食慰人心,老百姓在“吃”这件事上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常山从一口美食入手,挖亮点、抓示范、搭平台、建机制、强动能,让“舌尖”美味成为打响城市品牌的一张名片,让“舌尖”经济成为解锁共富密码的一把“成功密钥”,不仅激活了一方产业,更带富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