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生活·悦读

等候一场雪

——读徐则臣的小说《如果大雪封门》有感

  六二郎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热播,主题歌曲《苦乐年华》的磁带销量高达2000万以上,其歌词“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唱响大江南北。近期,读到徐则臣的小说《如果大雪封门》,窃以为小说的主题与歌词的寓意有着异曲同工之美。明明是一群处境艰难的“北漂”打工仔,却为了等一场北京下大雪,把生活过成了诗意。

  小说的结构并不复杂,“我”和米箩、行健3个打工人住在北京一个四面透风的房子里。一群鸽子每天从南边兜着圈子飞过来,米箩、行健就用弹弓打鸽子煮了吃。“我”在晨炼中追赶着鸽子跑,遇到了一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林慧聪的住处非常寒冷,于是“我”邀请他一起来住。最后,林慧聪在回老家之前,终于看到了“大雪封门”的场面,实现了他心中的理想。

  小说由冷到暖,彰显出人间温情。开头是这样表现“冷”的——“冷风扒住门框往屋里吹,门后挡风的塑料布裂开细长的口子,像只冻僵的口哨,屁大的风都能把它吹响。”而“我”因为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能止住头疼的最好办法,除了吃药就是跑步。也因跑步偶遇了林慧聪,他来北京打工,帮着叔叔放鸽子,住在狭窄的平房里,连暖气也没有。小林说:“我就是怕冷”。由此,“我”开始了“暖”的行动——“我”出于同情,便与行健、米箩商量,让林慧聪搬过来住,帮着慧聪把被褥往我们屋里搬,他还送来了见面礼——一只退了毛的鸡,一幅兄弟之间的温情画面徐徐展开。

  小说由略到详,表现出小人物也有大爱。对打工者“宝来”的描写是这样的:“宝来被打成傻子回了花街,北京的冬天就来了。”“宝来为了一个不认识的女孩,在酒吧门口被几个混混打坏了脑袋成了傻子,被他爸带回了老家。”介绍广告老板时只有一句“行健和米箩也干这个,老板是陈兴多。”这种有节制的叙述,使人物形象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而对主角林慧聪的铺垫就详细得多。这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竟然比“我”还大两岁,家在中国的最南端。去年结束高考,作文写走了题,连专科也没考上……他的内心始终藏着一个干净而纯粹的愿望——他想看见一座被大雪覆盖着的北京城。这个愿望是他来到北京的初始动机,一个不参杂任何功利性的动机,也是一直支撑他在北京生存的精神支柱。而他的这个简单而美好的愿望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行健和米箩的精神世界,为他们狼狈的京漂生活添了几许暖意。

  小说由白描到刻画,表达了底层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比如“我”到屋顶上把凳子拽出来“吹掉上面看不见的尘灰坐上去。”描写鸽哨的声音“那种陈旧的变成昏黄色的明晃晃的声音,一圈一圈地绕着我脑袋转,越转越快,越转越紧,像紧箍咒直往我脑仁里扎。”描写行健和米箩在大冬天里“他们光着脚只穿条秋裤,嘴唇冻得乌青。”描写自行车“落满鸽子粪的飞鸽牌旧自行车靠花墙倚着,果然没腿。”

  林慧聪是小说中用心塑造的积极向善的典型人物。他面对宝来的被打,冲上去喊:“打架了,要出人命啦,快来救人啊。”他知道我们3个都是“打小广告”的,也“不觉得这职业有什么不妥”。最值得尊敬的是,他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仍然心存美好,怀有“大雪封门”也坦然——这样与金钱无关的诗意理想。

  小说快到结尾时,“北漂”的打工仔们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大雪——大雪之后的北京和我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因为雪没法将所有东西都盖住。高楼上的玻璃依然闪着含混的光。但林慧聪对此十分满意,他觉得积雪覆盖的北京更加庄严,有一种黑白分明的肃穆,这让他想起黑色的石头和海边连绵的雪浪花。他团起一颗雪球一点点咬,一边吃一边说:“这就是雪。这就是雪。”

  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认为:京漂曾经是徐则臣长时段关注的写作题材。从题材说,短篇小说《如果大雪封门》仍是这一题材的延续,讲一群外来者在北京的生活。这个小说有个突破,将自然意象“大雪”与都市联系起来。这个小说依照冰山理论只叙述浮出水面的部分,而将大部分隐匿了,留给读者自己去猜、去想象和建构。

  小说的作者徐则臣,1978年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小说《如果大雪封门》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2019年8月,徐则臣的《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今日常山 生活·悦读 00003 等候一场雪 2024-01-12 2 2024年01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