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23年美丽常山十大创建特色亮点工作回眸
![]() |
![]() |
![]() |
记者 江琪
通讯员 张云明 曾勇庆
美丽常山建设,事关文明形象、营商环境、民生福祉,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近年来,全县上下围绕新时代美丽常山建设工作,苦干实干、奋力争先,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绘好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打造百姓满意的“幸福家园”。
1高位创成省示范文明县城
2023年,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全力冲刺省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大力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提升工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城区干道“微改造、精提升”、公共设施改造提升等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2亿元。大力推进“寻找城市遗忘的角落”专项整治,体系化开展占道经营、市场管理、路域环境、毁绿种菜等整治行动20余项,推动解决涉及市容市貌、城市管理等重难点问题130余项。大力开展“迎亚运城市文明大提升”系列活动,超3万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联创共建、助老帮困等文明实践活动。大力构建“领导挂联督导”、“部门包干联创”、“指数排名晾晒”、“问题闭环整改”等机制,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落细落实,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位创成第八批省示范文明县城。
2高质量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立足浙西门户区位优势,聚焦土地资金要素破解、公路管养模式创新和民生工程打造,全力全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农村共富新样板。近三年,提升改造农村公路约340公里,实现城乡“2元公交”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通村达户。特别是辉何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满足沿线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我县外联内畅交通格局加快成型。2023年,我县农村公路路况水平整体提升,位居全省第二,并获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省级样板县,交通共富指数位列山区26县第一。2023年12月,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全市唯一。
3首次获全省城乡风貌年度表彰
常山聚焦“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目标,以风貌特色为牵引,推动全域谋篇布局、全域品质提升、全域共建共美。今年,成功命名城乡风貌样板区两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两个,一条省级共富游线(全省前三),同步完成省级未来社区创建任务。年度创建成效山区26县第一。获得全省城乡风貌年度表彰(全省9个,衢州唯一),我县风貌共富案例在省政府新闻办共富基本单元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典型案例发布(全省仅三个案例)。
4高效创成“五水共治”优秀县
时隔五年再夺大禹鼎
全省首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常山港Ⅰ类出境水天数保持高位,2023Ⅰ类出境水天数占比44%,乡镇交接断面水质100%达标。深入开展“找寻查挖”,强化小微水体管控,推进河(湖)长制,常山经济记住开发区化工集聚区(原常山县生态工业园区)被评为第一批浙江省星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依托优质水资源,深耕“宋诗之河”水文化,文旅农产业发展势头猛进,治水结出的共富果开遍常山江畔。金源溪畔落地的腾云现代旅游根据地模式获市委书记高屹批示肯定。“骑行河长”、“巾帼卫士”、“跑团使者”等48支公益治水队伍逐步壮大,治水体系日渐成熟,群众获得感攀升,2023年“五水共治”公众幸福感满意度测评位列全省第八,历史最佳。获2022年治水大禹鼎,时隔五年再夺“大禹鼎”。2023年,龙潭水库工程列入“千项万亿”工程水网安澜提升项目和省重点预安排项目。自中央财政新增1万亿元国债政策发布以来,通过积极向上对接,变不可能为可能,成功争取到新增国债5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补充列入增发国债清单的项目。
5高分创成浙江省大花园示范县
坚持打好治水、治气、治废、治土四大攻坚战,近年来累计投入10亿元以上,系统集成推进辉埠矿山、生态园区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以最强力度、最严态势构建生态系统保护网,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常山县搭建“两山合作社”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入选省大花园示范县建设优秀典型案例。截止目前,已累计登记(收储)闲置资源32.3万亩,总价值73.29亿元,为1580户经营主体授信8.38亿元,助力全县176个村集体增收7967万元。《“两山合作社”改革探索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以常山县为例》获省领导批示。
6推进国土绿化美化
申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
2023年常山县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和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20869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1200亩森林抚育项目、500亩珍贵彩色森林项目建设,生态底本进一步夯实。4个村获评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球川镇九都村、新昌乡达塘村、天马街道和平村、招贤镇高埂村)。新昌乡入选省级森林康养名镇,何家乡黄冈村、天马街道天安村入选省级森林人家,天马街道天马村、何家乡江源村入选2023年度浙江森林氧吧。何家乡江源村入选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常山县被评为2022年度林长制工作考核优秀县。2023年常山县以中国第一枚金钉子为申报亮点,申报范围涵盖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大力发展地质旅游,推动实现共同富裕。2023年全县共完成实施涉及地质公园建设项目两个,总投资约2700万元,包括金钉子地质博物馆,西阳山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征地项目。
7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哲丰环保科技、鹤丰新材料、常林纸业3家公司的减污降碳项目入选省级标杆项目;徐村村等8个行政村入选省级低碳试点村。2023年9月,常山县石材加工行业整治案例入选省级“重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清单”典型案例。2023年11月7日,钙产业整治被《思想之光照耀美丽浙江—看“浙”里如何高水平推进现代环境治理》采纳。常山县噪声地图应用建设项目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试点,全省唯一入选。2022年12月,《衢州常山:标本兼治推进钙产业整治》案例列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编制的督察成效典型案例汇编。
8打好全域土地整治攻坚战
2023年度常山县高效推进土地整治工作,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充分实现占优补优,占水补水。全年完工土地整治项目1.2万亩,入库垦造耕地指标7078亩、旱改水指标5029亩。通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系统治理、连片发展”模式,打造成有体系、有脉络、有亮点的精品项目,辉埠镇路里坑等7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获评2022年度省级精品工程,获奖励资金500万元。
9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
1.常山县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两次获评省“十项重大工程”五星工程。 2.山茶油香薰蜡烛获2023“浙派好礼”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银奖”。3.江中牌常山胡柚膏益生元款、柚香谷双柚乳酸菌风味饮料获2023“浙派好礼”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铜奖”。
10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2022年常山胡柚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达到 103.97亿元。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拟推介“土特产”名录的公示》,共推荐出昌平草莓等189个2023全国“土特产”。其中,常山胡柚入选名录,成为全省入选的十个土特产之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178 个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上榜。其中,浙江柚香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常山恒寿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成为浙江省获批创建 8 个示范基地之一,也是全市此次唯一上榜的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公布了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常山县青石镇(胡柚)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