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发力推动常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 |
▲县经信局干部走访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三期项目 |
![]() |
▲常山·柚香谷年产值45亿灌装生产线竣工投产仪式现场 |
![]() |
▲县经信局干部走访轴承小微产业园 |
记者 张曌
通讯员 刘蕊琪
2023年,县经信局坚定实施“工业强县 产业兴县”战略,深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深入推进“五链”融合与企业梯度培育,结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提振“争先进位创一流”的信心,鼓足“团结一致加油干”的干劲,找准赛道,在数字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消费等领域取得突破,工业主要指标连续领跑,撑起了我县经济增长“基本盘”。
数据是对行动最有力的注解:2023年1-12月规上工业产值221.3亿元,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54.7亿元,增长8.0%,全市排名均为第2;全年共推进制造业项目入库54个,1-12月全县完成制造业投资24.28亿元;1-12月进出口39.19亿元,同比增长31.78%,排名第2 ;实际利用外资全年目标1300万美元,实际完成3598万美元,全市第1;全年实现社零总额106.7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限上社零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速60%,两项增速排名位列全市第1、社零增速全省第3;全年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37.85亿元,同比增长27%,增幅排名全市第3。
聚焦工业发展 夯实强县根基
工业引领强县梦,扬帆启航正逢时。
1月18日上午,常山·柚香谷年产值45亿灌装生产线竣工投产暨香柚农文旅融合产业园开工仪式举行,全面吹响常山“双柚”产业高质量发展冲锋号,为常山“双柚”逐梦“百亿”、逐鹿市场注入强大动力。
2023年,我县推进入库制造业项目54个,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48.07亿元,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的华创新材“年产10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及计划固定资产投资57.7亿元的恒寿堂“柚香谷年产100万吨双柚系列饮品建设项目”。
去年2月,长兴太湖能谷、国电投共同投资的20亿元储能项目正式签约。实现3个月完成洽谈、5个月完成2亿元投资的共富高速度。2023年,我县与长兴县成功入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共富示范县结对创建名单,并制定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一批新项目招引落地。9月28日,一期由浙江电投能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国家电投浙江哲丰新材料有限公司42MW/284.884MWh储能项目”正式开工,预计在2024年1月底前并网投产。
1月26日,走进浙江酷普家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机器,生产被子、窗帘等室内家纺。据了解,浙江酷普家居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户外家居、室内家纺为主的企业,并于2023年8月正式上规。
2023年,县经信局全年累计推动7家企业新上规,18家企业小升规;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8家,四季度完成2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推荐上报;全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接续开展开发区提质转型攻坚行动,累计完成480亩土地征收,预计全年整治提升企业71家,盘整土地750亩以上。累计支持落地项目5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累计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55.3亿元。
聚焦内外贸易 打好双赢组合拳
2023年7月,县领导带队赴日本、韩国开展经贸洽谈和助企拓市场活动,践行“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全年共开展政府牵头和企业自行组织出国(境)拓市活动50场。
县经信局围绕“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找准近年来外资利用和进出口工作形成的新基础,全面把握发展的“时”与“势”,全力推进开放提能、外贸提档、消费提振、产业提效。2023年,我县外贸进出口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外资工作受衢州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我县《破解山区县招引外资困境 全力推动外资招引“量质双升”》案例入选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外向型经济再谱新篇。
去年上半年,县经信局发现浙江富乐德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误注册为“服务业”企业。面对企业负责人想更改信息的焦急心情,县经信局积极为企业“代办、代跑”,立即与有关部门做好沟通,证明该企业实际为制造业企业,并第一时间向市级商务部门做好解释,邀请市级商务实地查看企业生产情况,帮助企业完成了注册信息的更改。目前,该企业1438万美元外资已经顺利以制造业外资通过商务部核定,实现制造业领域外资五年来零的突破。
家有梧桐树,自有凤来栖。2023年,我县实际利用外资全年目标1300万美元,实际完成3598万美元,全市第一。
扩大开放优势,聚焦畅通内外市场。我县充分挖掘在常优势企业的全生命资源,全年新入库商贸企业26家,数量创造历史新高,累计为社零增速贡献超5个百分点。全年开展两轮消费券促消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拉动交易总额3400万元,有效推动限上在库吃穿用企业和小微企业两项指标增速超30%;开展暑期毕业季电脑消费节活动,拉动限上家电企业销售额295余万元;同时有效对接全省“浙里来消费”活动,发动大型商超等企业平台开展“国潮盛宴”、“烟火星空夜市”等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100余场次,直接带动限上消费2000余万元。
日间经济“飙升”,夜间经济也不落后,我县不断挖掘夜间经济潜力,进一步完善夜间产业布局,我县夜经济试点城市培育工作成功通过省商务厅专家组验收并公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12月底,已完成4家企业310万元的专项资金预拨付工作,整个项目预计在2024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验收并拨付剩余专项资金合计1000万元。
聚焦数字蝶变 暖企助企惠企
2023年8月初,大和三期项目正式竣工,标志着常山正式成为全球半导体装备核心零部件重要生产制造基地,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生产线将填补国内空白。
县经信局聚焦产业集群“主方向”,围绕先导系、小乔等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围绕壮大产业链,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浙江微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先导四期、航泰实业等项目陆续落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此外,还加大未来工厂体系培育力度,2023年新增两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哲丰新材料入围第三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富乐德石英入围2023年度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
县域发展离不开企业,服务好企业才能才能由“参天大树”形成“生态绿洲”。
2023年,县经信局牵头开展拖欠企业账款线索问题摸排化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减负降本政策,帮助企业减负松绑,2023年共为企业减负7.6亿元。并组织第三方专家团队对我县规上企业开展管理对标提升评价指导,按照“寻标、对标、改善、提升”的要求,通过科学寻标、精准对标、改善提升,向行业一流企业看齐,全方位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绩效水平。
截至目前,我县已指导112家企业开展企业管理对标提升评价工作。在做好服务企业的同时,落实惠企资金兑现,做好省级专项资金使用,累计拨付2022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兑付3030万元,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的项目资金需求;2023年度省下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创建财政专项资金共1000万元,已全部用于3个“产业促共富”重点项目投资奖补。
潮起海天阔,帆满风正东。常山大地上,工业、内外贸易规模总量在壮大、质量在提升、后劲在增强,正掀起新一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