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专版

传承红色基因感受信仰力量

——我县干部热议红色电影(2)

  芳村镇 刘博灵:从《长津湖》中悟三心

  今年国庆电影档中的《长津湖》就像一匹黑马,以高分评价一举夺得票房冠军。影片带观众重回抗美援朝战场,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极端艰苦条件下的坚守与奋战,即便隔着银幕,那份痛依然感同身受,无数革命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如今这锦绣河山只因曾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作为青年基层干部,我们要铭记历史,从前辈的精神中汲取力量,为强国之路做出贡献。

  学习“杨根思连”,炼就无畏之心。“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 这是70年前杨根思在志愿军赴朝作战的动员会上喊出的誓言。在转移好伤员、阵地上仅剩他一人的情况下,毅然抱起炸药包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用生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誓言。作为青年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三个不相信”精神,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要学习传承英雄杨根思的不屈意志、不朽精神,激发开拓新征程的不竭动力。

  学习“第9兵团”,炼就团结之心。“我们将面对的,是世界上装备最好的美国军队。战斗,会非常艰苦,但我们要争取胜利。”面对实力明显强于自己的敌人,长津湖之战东西线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单枪匹马终究势单力薄,只有戮力同心才能势如破竹。在基层工作的我,更应该学会团结,与领导团结,与同事团结,与群众团结,只有发挥好团结精神才能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上更加的游刃有余,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冰雕连”,炼就坚定之心。11月份的长津湖早已被冰雪覆盖,但是有那么一支连队,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为了伏击美军,岿然不动,最终变成了冰雕。这已不是与敌军的较量,而是与人类极限的较量,他们的沉默,只因心中有信仰,心中有梦想。作为新时代青年基层干部,要有坚定跟党走的决心与信心,曾经的中国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强起来,未来的中国肯定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腾飞起来。新征程的路上,虽不再“抛头颅、洒热血”,但仍肩负更艰难繁重的任务,唯有信念坚定才能撑起民族的脊梁。

  我们的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能在艰难困苦的时候给我们带来动力。而今天,战斗还没有结束,路上仍有许多“上甘岭”“长津湖”要去跨越征服。生逢盛世,倍感珍惜,我们应该和先烈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心,勇担重任在肩,珍惜韶华青春,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球川镇 徐航: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观看《长津湖》有感

  60年前,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王牌军队,有这么一群人,无所畏惧。

  60年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有这么一群人,执甲在前。

  电影《长津湖》中有一句话,“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了”,这是先烈对人民的大爱、大义,是对和平的无限渴望,志愿军战士们即使是面对零下50多度的低温,即使是冻成冰雕,仍然在战壕中保持战斗姿态。60年后的今天,基层一线年轻干部唯有用心办好人民群众的“小事情”,用情书写执政为民的“大文章”,为新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无愧先烈,无愧祖国。

  我想,基层的年轻干部对《长津湖》应该都是有感触的,且是发自内心的映照,2019年年关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来临之时,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在新年正月初一晚上接到上级的通知时,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工作。从初一一直到3月30日,江南的夜格外寒冷,因为工作地处于四省边界,疫情防控任务更加重要,整个浙江的西大门需要我们去守,去盯。记得有一夜,外面的气温只有零下3度,空气又潮湿,冰冷的风向袖口,向裤腿直接灌进来,根本扛不住,但是见到为了看守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村干部们在他们家门口撑起一张简易床就躺下了,甚至连一条毯子都没有。虽然青年干部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在那一刻我是真的泪目了。

  看完《长津湖》后,从影院大门出来的那一刻,心里翻江倒海,不仅仅是对当年志愿军战士的无限崇敬,还有对祖国未来的遐想,对家乡变化的感慨。原来我们今天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并不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而是志愿军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真正的钢铁一致。有些人因为看见而相信,有些人因为相信而看见,原来我们一致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我希望,我坚信,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干部,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能够像60年前在朝鲜战场上的年轻战士一样,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拼搏、奋斗。我想我坚信的主义是不会变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辉埠镇 汪秋丽:青春年华,献礼祖国——观电影《金刚川》有感

  《金刚川》这部电影是以抗美援朝末期的金城战役改编,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军人视死如归的形象,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抵挡住敌人的炮火,令人大受震撼,不禁肃然起敬,深深的感受到当今和平来之不易。

  为使全军尽快渡过金刚川,到河对岸去,工兵们在地方巡逻机、轰炸机的轮番骚扰,高空炸弹轮番轰炸下,桥炸了修,修了再炸,工兵和步兵一起修。原先,我不理解为何步兵也要参与进修桥工程,步兵不应该是上前线打仗去的吗,应该保留体力,以便上阵搏杀。但“俺都能闻见那焦糊味”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我,这不就是搏杀的战场吗?荧幕上的桥体附近,躺着数不清的战士尸体,处处都是牺牲,处处都是战士们为国家而献身,同战场上的情况又有什么两样,他们都是英雄。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这是《金刚川》电影中士兵小胡的一句台词。十七八岁?不正是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年纪吗。回想起我的十七八岁,正在高中校园中学习知识,肆意奔跑,而小胡和他战友们的十七八岁,却已冲在前线保家卫国,时刻准备为国家献身。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志当中说到,少年强则国强,一个拥有一批意志顽强,以国家复兴己任的国家,是不会被轻易打败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祖国今日的繁荣昌盛。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不会面临烽火连天的战乱,但依然需要面对紧张的国际局势。年轻的一代,是中华民族新的希望。18岁的戍边英雄陈祥榕,面对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没有丝毫退缩,与对方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他将最清澈的青春年华,留在了雪山,也将最清澈的爱国情,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当把握好最具创造力的这一阶段,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民族振兴的重任。《金刚川》中的小胡如此,戍边英雄陈祥榕亦是如此,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信念,抵挡外军的侵略,保卫自己的家园。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当学习他们这种精神,在工作当中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到基层去,到村民身边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勇挑民族复兴重担,苦练本领,砥砺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担当与责任,用自己清澈的青春年华,献礼祖国。


今日常山 专版 00003 传承红色基因感受信仰力量 2021-10-19 2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