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百亿市场辉埠冷柜求“变”
![]() |
雪村制冷商用冷柜展示厅 |
![]() |
▲雪村制冷“浙江制造”认证书 |
![]() |
▲雪村制冷小型酒柜展示柜 |
2月15日,衢州日报整版刊登《追逐百亿市场,辉埠冷柜求“变”》一文,反映我县辉埠镇的浙江雪村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在商用冷柜为主打的制冷行业做出的突出成绩。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蓝晨 通讯员 江蓓 郑猛寅
2月7日,位于辉埠镇的浙江雪村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村制冷)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4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完成组装步骤。在这里,每天有800台冷柜下线并运往全国各地。
2021年,雪村制冷的系列点菜柜年产量达5万台,排名全国商用冷柜点菜柜品类销量第一。与此同时,企业年产值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13%。数据显示,2021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辉埠片区规上工业产值年报数据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0.64亿元,同比增长47.6%。其中,以商用冷柜为主打的制冷行业年产值突破4.39亿元,同比增长18.8%。这是地方特色产业奋力求“变”的缩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生鲜消费增长迅猛,冷链物流业发展迅速。作为冷链中的前端和终端设备,商用冷柜市场需求趋旺。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商用冷柜零售额123亿元,同比增长11.2%;零售量922万台,同比增长8%。在常山,以雪村制冷、欧恒制冷等为代表的制冷企业,正带动周边30多家企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群,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浪中奋力求“变”,追逐全国商用冷柜百亿市场份额。
从小作坊到“浙江制造”
今年1月中旬,雪村制冷在当地制冷企业中率先拿到了含金量十足的“浙江制造”标识。“浙江制造”标识,是指能够代表浙江制造业先进性的区域品牌形象标识,必须满足品质卓越、自主创新、产业协同、履行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要求。制造企业如果想加入到“浙江制造”中,必须先对照有关标准自查自审,然后向认证联盟(首批试点的有4家认证企业)申请,在进行产品、管理体系认证后,联盟将核发认证标志。据悉,“浙江制造”认证过程极其严苛。一旦通过认证,企业将可享受融资支持、优先列入上市后备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等政策扶持。从最初辗转于全国旧货市场,到现在的品质保证,雪村制冷走过了19个年头。“2003年,企业最开始只做了一种产品,那就是点菜柜,主要用于菜的展示。”雪村制冷总经理李自成回忆,一开始,由于冷柜在小作坊里生产,做工粗糙,到家电市场上推广,遭遇了“闭门羹”。雪村制冷的董事长王玉林那时还在贩卖二手家电,他另辟蹊径,将生产的新冷柜放到旧货市场上推广,效果出奇的好。三年时间,雪村制冷这个商用冷柜的名字在全国旧货市场上开始打响。然而,几年过去了,雪村制冷点菜柜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提高,客单价在1300元左右徘徊,代理商没有利润,企业一年最多也就做1万台,产值只有1000多万元,利润更是微薄。于是,企业开始在品质上寻求突破。为了提升产品品质,企业开始生产技术含量更高的其他品类商用冷柜。2008年,雪村制冷开始生产厨房冰箱,2011年开始生产大型卧式冷柜,2017年产品进入便利店、超市。慢慢地,定制多功能的工作岛台,四门、六门的后厨冰箱等,逐渐成为雪村制冷的“拿手好戏”,从最初的年产1万台,发展到现在的年产15万台。“2020年以来,企业投入1700万元技术改造费用,去年一年内就申请了40个专利。”李自成翻出厚厚一沓专利证书,其中20个专利是冷柜的外观设计专利。“过去仅仅是将冷柜的钣金从平的折成弯的、竖的,现在为了符合视觉审美,要做成圆弧形的,或是异形的,需要提升工艺的技术含量。”李自成举例道。另外20个专利则是实用新型专利。“过去生产线上的钣金设备,一个工人做一道工序,现在的钣金设备,十多道工序能同时完成,既省时间又省人力成本。”李自成说。去年,雪村制冷投资200多万元引进了3台柔性折弯机。相比原来的机器,柔性折弯机能将原来的15道复杂工序全部压缩到1台机器进行,实现了一体化操作,工作人员也从原来的每道工序由1人专门负责压缩到2台机器仅需1人负责,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接下去,还要再投入近400万元改造3条生产线,逐步实现全面‘机器换人’‘一人多机’。”李自成表示。由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雪村制冷得到了海外市场的认可。“最早我们的冷柜出口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整个海外市场的开拓基本停滞。”李自成说,从去年8月份开始,随着东南亚疫情缓和,雪村制冷尝试性地给泰国的代理商发了第一个柜,之后不断有人找上门来,仅三个月时间,来自泰国的冷柜订单就达到100万美元。
从单一产品到定制专家
“过去,一个展示用冷柜会放置各类食品,现在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对冷柜的功能区分越来越细,特别是对海鲜柜、乳品柜、饮料柜、啤酒柜等各类小型冷柜的采购需求大幅提升。”李自成说,今年年初,雪村制冷在淘宝上直播卖定制款小型冷柜,半天时间销售额达30多万元。经受过疫情考验的市场,是“危”,但更多的是“机”。短短两年间,商用冷柜的更多细分需求被激发。在浙江欧恒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风幕柜、展示柜、冷柜、冰粥柜、蛋糕柜、药品阴凉柜等200多种产品一应俱全。“疫情带来的最主要变化,我觉得是人们的消费意识、消费观念的变化。”该企业负责人介绍。批量定制,这种“小而精”的市场定位,正是辉埠冷柜的市场突破口。除了卧式柜、立式柜、大冷冻小冷藏等多品类商用冷柜,雪村制冷、欧恒制冷等还生产从低霜到无霜、从100L到350L容积段的冷柜,满足用户对不同功能、不同容积段冷柜的需求。除此之外,雪村制冷更是将眼光瞄准“节能降耗”这条硬杠杠,自我加压立志制定行业标准。“现在空调有变频,家用冰箱有变频,但是作为大家电的商用冷柜还没有做到变频。”李自成说,目前市场上的商用冷柜都是使用大压缩机,家用冰箱使用的压缩机只需一两百元,商用冷柜的压缩机成本是家用冰箱的十倍,一台压缩机的价格能买来一台家用冰箱,成本太高了。虽然行业没有对能耗进行硬性规定,但是雪村制冷提前布局,欲制定行业标准。近年来,他们通过技改不断降低产品能耗。比如最新技术升级的一款低能耗冷冻柜,一天只使用11.2度电,相比之前的产品,能耗降低了73%。 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链逐渐完整
年初,在位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辉埠片区的浙江鲜雪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内,一车车价值10多万元的商用冷柜运往湖南等地。随着当地商用冷柜产业链上下游的逐渐完整,企业主陈根伟敏锐地嗅到市场的商机。2018年3月,他关停了年产值2500多万元的正鑫钙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入股浙江鲜雪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转型商用冷柜产业。“除压缩机外,所有商用冷柜的零配件都能在本地配套生产,2021年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陈根伟说。产业链升级,如同滚雪球一般,带动产业集群迅速扩大。如今在县经济开发区辉埠片区内,做商用冷柜配套的企业有十多家。“对面的大楼,就是新淇尔和欧恒。”李自成指着办公室窗户对面的大楼说。之前这两家企业的厂址都在省内其他地区。随着当地配套日益成熟,欧恒制冷把厂址迁到辉埠,2019年新淇尔搬到雪村制冷对面的大楼。而随着当地8家制冷企业的销量越来越大,现在周边已有二十几家企业为他们做配套。“洪滔五金做的是五金件、卡扣,旁边永成制冷做的是冷凝器、蒸发器配套,对面有一家叫谊友胶带,做铝箔胶带、透明胶带、包装纸箱等。”李自成如数家珍。如今,雪村制冷成为行业内全品类商用冷柜定制的专家,拥有“Xuecun雪村”“Ice Brobing爱斯贝尔”“Snow Village”“惠意”“荣事达Royalstar”等多个产品;欧恒制冷的商用冷柜已布局国内30余个省市及国外市场,售后网点覆盖全国,为满足市场的持续需求,将扩建至10万平方米的厂房规模;新淇尔电器将总部从杭州搬到了辉埠,目前员工1000人,其中技术人员有150人……随着冷链物流的加速发展,冷链设备、冷链运输、食品冷链等行业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望逐年递增。“随着手机支付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AI无人售货柜正成为新的发展风口,未来中国无人零售货柜发展潜力无限。接下来,我们还将不断补足自身短板,向数智化产品迈进,这也是需要继续努力的领域。”李自成坦言,只有抓住时代的脉搏,才能在市场大浪中迎来新的发展机会。链接: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重点支持服务于肉类屠宰加工及流通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公共冷库新建、改扩建、智能化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办法》明确,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方向包括3方面:一是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二是冷链物流设施项目;三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需要支持的其他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公布的资料显示,按18%年均增速测算,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约为9154亿元。而商用冷柜作为冷链物流上的重要一环,正为辉埠制冷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