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叙清廉“夜话”解民忧
本报讯(记者 罗曼琳 通讯员 郑雪根)围成一个圈、共话村里事,火红的炉火映着大伙的笑脸,春夜寒意一驱而散。近日,县纪委县监委机关干部利用晚上时间,下沉到球川镇各行政村开展“围炉夜话”系列活动。
据悉,自去年12月份起,县纪委县监委推出每周二“围炉夜话”活动,进一步密切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提高基层群众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感受度、满意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延伸。
活动以行政村为单位,分为8个小组,每组由1名委领导带队,配一组业务科室干部,分批次深入全县各行政村办公场所或农家庭院,以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夜话”方式,通过开展“纪听民声”察民情、“带信夜访”化积案、“纪法宣讲”送清廉、“问题线索”寻踪迹等系列夜话活动,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将问题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平常总认为作为一个小小村干部,喝点小酒、串串门,不成问题。县纪委领导促膝而谈,让我又惭愧又流汗,没想到吃喝背后还有这么多风险。”参加完“围炉夜话”,何家乡双安村村支委胡某深有感触,今后要严守纪律规矩。
此前,县纪委常委、巡察办主任黄建新针对何家乡近年来因酒驾受处理党员干部人数较多的问题,以案说纪释理,“夜话”了一场《违规吃喝的陷阱》,对该村党员干部进行了咬耳扯袖。“围炉而坐,面对面交心,在轻松温馨氛围中接受廉政教育,这种形式接地气,我们喜欢。”双安村村支书鲍承文说,“纪委干部把‘饭局’‘酒局’‘人情局’的风险、危害掰开揉碎,话得深讲得透,谈进了我们的心里。”
监督不越位,也不缺位。为防止“围炉夜话”失真走形,县纪委县监委建立了问题研判、分级处理、定向反馈等机制,对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帮忙协调解决的当场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梳理成问题清单,立足“监督再监督”职责定位,督促职能单位履职尽责加以整改;涉及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违纪问题的,坚决予以查处。
“高速公路扩建时,施工方答应在农户房屋一侧增设隔音栏,但到现在都未实施,影响了村民生活质量。”
“村里的小琚,父亲早逝,家境比较苦难,每月只能靠910元低保补助,维持日常学习生活开支。”
活动中,党员、群众你一言我一语,敞开心扉谈实情、说问题。
群众看重的是实效。在监督推动下,职能部门积极履职,隔音栏很快有了协调解决方案;小琚同学在享受助学金、免学费的基础上,民政局还根据小琚情况,将其低保补助调整到每月1081元……当县纪委县监委干部将情况一一向村民进行反馈后,赢得了群众的真信任。
截至目前,“围炉夜话”活动已开展5次,夜访41个行政村,收集问题意见45个,现场协调解决问题13个,督促职能部门解决问题17个,化解涉纪信访积案7件,群众回访满意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