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2版:综合

“生态云脑”盘活闲置资源“两山银行”加速推动全域绿色经济发展

  来源:浙江卫视

  编者按:2月15日晚,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头条报道常山“两山银行”共富模式,时长:3分37秒。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在常山县湖东村,“两山银行”工作小组正拿着测绘仪,测量脚下水稻田的面积、位置等信息。不久前,他们收到村里上报的信息,这块170多亩的水稻田,因为租金不高不再出租。

  “地荒掉了没有租金损失是村民啊,所以我们村里借‘两山银行’的平台来想出路。”金川街道湖东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水福说。

  精准踏勘后,工作人员来到村服务中心,把信息录入“两山银行”“生态云脑”平台。新块土地与周边山林、农房等各类资源形成了一张标准化的资源地图。“结合周围的一些其他的项目,一起打包成一个资产包,对外进行一个招商。”县“两山银行”风险管控部风险管理员王雅兰告诉记者。

  用数字技术把闲散生态资源集中打包,常山的“生态云脑”平台上已集聚了14个乡镇街道1500多项“山水林田矿房旅”生态资源。有意向的企业在平台上搜索,就能精准匹配自己需要的资源。招贤镇的香柚湾田园综合体就是在平台匹配来的。这个项目横跨2个乡镇,面积达4000多亩,负责人介绍,以往这样的大项目需要3到5年时间去流转土地,但借助“生态云脑”,项目前期筹备仅用了半年时间。

  “以往我们的经验要是靠我们自己去流转的,通过‘两山银行’‘生态云脑’这样一个平台,我进来就直接进行一个施工和产业投资就可以了。”亿利生态集团浙江区域公司总经理刘涛说。

  集聚生态资源,让项目更快落地。目前,“生态云脑”平台已推动落地大项目23个,总投资59.8亿元,在资源集聚整合的基础上,“生态云脑”还推出了绿色金融中心板块,把农户手中的资源变成资金。青石镇澄潭村的李维国正测量土地,准备建四个数字化大棚。这笔启动资金从哪来?在村委会的指引下,不久前,他把自己的胡柚林在“生态云脑”平台上申请抵押贷款,很快就审核通过。“以前都要固定资产抵押的,现在是我们胡柚树可以抵押,比什么东西都方便了。”衢州农香果业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李维国说。

  农户成储户,资源变资产。“生态云脑”联合当地13家金融机构,结合常山的资源特色,推出胡柚贷、奇石贷等17类生态贷产品,已为411家经营主体发放生态贷款2.25亿元。“我们可以在上面来登记其他企业、农户以及我们村集体的一个贷款意向,它可以为我们进行一些资源的评定。”县“两山银行”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何佳琦介绍。

  一端连接市场主体,一端连接金融机构,数字化加持下,常山“两山银行”收储的各类生态资源已反哺176个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1701万元。

  眼下,常山正在对“生态云脑”平台进行迭代升级,上线竞拍、议价等功能,打造一个功能更齐全的生态价值实现新平台。“强化数字化赋能,通过改革创新,把‘两山银行’的触角延伸到更多的村庄和乡镇,为全省共同富裕打造一个‘常山样板’。”县发改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伟表示。


今日常山 综合 00002 “生态云脑”盘活闲置资源“两山银行”加速推动全域绿色经济发展 2022-02-18 2 2022年0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