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文峰

打开山门天地宽

  广昌崽

  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致词中说:“文学艺术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厚、最强大的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需要文艺点亮勇毅前行的灯火。”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

  以往每年腊月里,印象之中一列列火车呼啸着,穿越祖国的大江南北,载着归心似箭的民工,向着他们各自的家乡开来——回家过年啦!这一幕幕就如同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中的情景。

  改革开放之初的北方农村,贫瘠的“台儿沟”——“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粱,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这是铁凝的小说《哦,香雪》的第二段,她把火车形象地比喻为改革开放的先头军,轰轰烈烈地把山村叫醒了,呼唤着尽快把山门打开。

  40多年前,铁凝高中刚毕业,就作为知青来到河北省保定地区博野县张岳大队插队,4年的农村生活磨练,她深知农民劳作的艰辛和农村现状的落后,而改革开放的春风正悄悄地吹拂着祖国大地,特别是广大农村农民都想尽早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酷爱文学且有良好基础的铁凝,终于写出了具有时代里程碑意义的小说《哦,香雪》。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故事的发生地,通过主人公“香雪”等一帮青春少女心理和行为的描写,叙述了火车给历来宁静的山村掀起的波澜:香雪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母亲积攒的40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由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一个人摸黑走了30里山路回家。形象又生动地描绘出那个时代山里人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落后封闭山村、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小说情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是当时广大农人对现代文明向往的艺术写照。

  短篇小说《哦,香雪》看似没有复杂的情节,但却有深刻的内涵。几个乡村女孩对火车这个“大怪物”显得十分新奇,看火车时,香雪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其实,她们都巴望能有机会接近这个庞然大物,走向山外的繁华世界——“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的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也许乘车的旅客提出过要求,他们中有哪位说话算数的人和台儿沟沾亲;也许是那个快乐的男乘务员发现台儿沟有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每逢列车疾驰而过,她们就成帮搭伙地站在村口,翘起下巴,贪婪、专注地仰望着火车。”

  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招人喜爱,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她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香雪是台儿沟第一个走进火车的人,在那停车的一分钟里走上火车,用鸡蛋换来了一个塑料铅笔盒。回到台儿沟时,她感到心里很满足。香雪这种纯真、朴素的感情和对未来的热切追求,感动着每个有中国梦的人——“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谁知没等人家回话,车已经开动了。她追着它跑了好远,当秋风和车轮的呼啸一同在她耳边鸣响时,她才停下脚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可笑啊。”

  小说的结尾,当香雪看清那是来迎接她的人群、是台儿沟的姐妹们时,她用手背抹净欢乐满足的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哦,香雪!香雪!”小说戛然而止,少女怀春之心跃出纸上,真乃打开山门天地宽!

  触景生情,我们的常山胡柚、山茶油等等,也只有走出常山,才能在振兴乡村的路上越走越宽广。

  《哦,香雪》是铁凝发表在1982年第5期《青年文学》上的小说,1983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后来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读本(高中版)》第二册上,是广大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正面的、鼓劲的文学,就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今日常山 文峰 00003 打开山门天地宽 2022-02-18 2 2022年0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