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川:巍巍古塔悠悠情愫
![]() |
球川镇兴贤塔(修缮前) |
胡志刚
家乡的古塔的确老了,老得需要人们“搀扶”着在岁月的时光里踌躇前行。
去年八月间,一则球川兴贤古塔修缮的消息引发高度关注、热议,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交流招呼的话题!
兴贤塔位于球川镇水口处,球川村东南方。据清光绪十二年纂修的《常山县志》载:“兴贤塔,明万历末年徐少竹、毛良明等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系六面七层楼阁式砖塔,高七层计27.27米,周身长达四丈余计13余米。塔基用条石砖砌筑,底层设一门,门向朝北。塔身用青砖砌成,双层塔壁,两壁内可设一人上下的石阶,石阶按逆时针方向盘旋而上至层与层的交接处。每层交接处原有楼阁板,已毁,各层塔檐叠涩挑出,塔内空心呈六角形。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塔头被雷电击毁,六、七两层裂纹严重,每层塔檐长有灌木,是小鸟栖息地。1986年8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楚地记得,某日天气晴好,碧空如洗,绿染沃野。在群山簇拥、田野映衬下,兴贤塔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视觉冲击感,一次不太光彩的攀爬行动,让我首次零距离拥抱过它。
夏末即秋的傍晚,虽微风瑟瑟,但仍感闷热,一抹残阳穿过云层的间隙斜射在古塔上,仿佛为它披上一件璀璨的七彩霞衣,古塔默默静静地屹立着,惟有微风奏响,像是在喃喃倾诉着岁月的沧桑无奈。修缮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古塔的四周架起了钢构脚手架,围起了安全围网,从塔底至塔尖,密密匝匝的。这位近半千岁的“病态老者”俨然成了襁褓中的婴儿,享受着子孙后代为它精心设计的诊治方案,期翼着自己的涅槃重生。
2020年球川村历史文化古村落重点村通过省级验收。村两委顺应民意、合乎民心、抢抓机遇、积极对接,去年8月份就启动开展古塔(兴贤塔)的修缮工程。该工程经县发改投资〔2021〕192 号立项,业主单位为常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博物馆),由中标单位东阳市文物建筑修缮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兴贤塔存在的安全隐患。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占地面积 30.8 平方米的高层古建筑,对兴贤塔以维修和部分复原为目的,修补塔身破损砖块,拆除七层塔体,原做法重砌;恢复塔内木构件、坍塌的腰檐和翼角、无存的塔顶和塔刹,同时对木构件进行防虫防腐处理,恢复后须达到结构坚固、外貌古朴,有效保护文物本体的效果。项目投资金额 301 万元,由上级补助114万元和县财政安排187万元组成,建设工期为6个月,现已基本完工只待验收。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建筑是历史的年轮。一阶一石都是不可忽视的造化,对古文物进行科学的修复与保护无疑是延续文物生命的必要手段。兴贤塔像是位老者,见证记录着球川的历史,是球川人民心中的神圣图腾;也像是个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更像一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们无法去重历它饱沧海的400余载,但完全可以亲身去见证它焕发新生的开始、参与它的未来!
只等君来,与你相见,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