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生活·悦读

童年的向往

——读迟子建的小说《清水洗尘》有感

  老黄

  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真活泼的童年,当他长大之后回首往事时,即便曾经受冻挨饿,挨打受骂过,回忆起来总是美好的,因为苦难已经过去。迟子建的小说《清水洗尘》讲述的是在生活困难而又缺水的北方,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在家里烧水洗澡。作者通过纯净细微的描写,叙述了这个家庭祖孙三代五个人的洗澡经过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一幅幅温馨感人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生活总是充满希望和美好。

  小说以诗画的语言、动作和心里的描写,刻画了特殊年代里几个普通老百姓的性格。整个家庭虽常有矛盾冲突,但通过沟通化解,重归其乐融融。小说主人公“天灶”,从八岁开始,每年要在腊月二十七的晚上,为一家人烧洗澡水,然后负责把脏水倒掉,他的最大心愿就是一年一次的洗澡能够不用别人洗过的“脏水”;天灶的奶奶是家中的权威人物,每年的这个晚上洗澡都要排在第一个,刚开始因天灶今年不用她的洗澡水而不高兴,后来终于转哭为笑;天灶的父亲是个乐于助人的男子汉,“像是京剧中老生的脸谱”;母亲是一位勤劳贤惠的家庭主妇,因担心丈夫和一个叫“蛇寡妇”的女人有暧昧关系,她在警惕、焦虑、期盼中,丈夫终于回到了她的身边,夫妻感情又温存如初。

  还有天灶妹妹在家中视若掌上明珠,她变本加厉的霸道;蛇寡妇能说会道、眉来眼去的表情;同班同学肖大伟调皮机智的性格;都在作品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说以儿童的视角,运用日常化的语言风格,塑造了天灶、天云和肖大伟他们天真烂漫的童年故事。毫不夸张地说,此小说完全可以作为儿童文学来读。天灶不喜欢父母把他的住屋当成浴室,他说:“今年洗澡该在天云的屋子里了。”妹妹天云气得一梗脖子说,“为什么要在我的屋子?”天灶同样气得一梗脖子说:“那为什么年年都非要在我的屋子?”“你是男孩子!”天云说,“不能弄脏女孩子的屋子!”天云振振有词地说,“而且你比我大好几岁,是哥哥,你还不让着我!”当父亲想先洗的时候,天云认真地对父亲说,“以后我得在你前面洗,你要是先洗了,我再用你用过的澡盆,万一怀上个孩子怎么办?”“谁告诉你用了爸爸洗过澡的盆,就会怀小孩子?”父亲笑着问。“别人告诉我的,你就别问了。”

  天灶出去倒水,遇到同班同学肖大伟,“这股洗澡水的味儿真难闻。”肖大伟大声说,“肯定是你奶奶洗的!”“是又怎么样?”天灶说,“你爷爷洗出的味儿可能还不如这好闻呢!”“你今年就着谁的水洗澡?”肖大伟果然被激怒了,他挑衅地说,“我家年年都是我头一个洗,每回都是自己用一盆清水!”“我自己也用一盆清水!”天灶理直气壮地说。“别吹牛了!”肖大伟说,“你家年年放水时都得你烧水,你总是就着别人的脏水洗,谁不知道呢?”“我告诉你爸爸你抽烟了!”“我用烟头的亮儿找冰嘎,又不是学坏,你就是告诉他也没用!”天灶万分恼火地提着脏水桶往回走,走出很远,他又回头冲肖大伟喊道:“今年我用清水洗!”

  小说用丰富的比喻和大量的色彩词汇,使作品不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比如:盛夏光着脊梁的小男孩的脖子和肚皮“好像那上面匍匐着黑蝙蝠”;湿浊的热气在屋子里“像癫皮狗一样东游西蹿着,电灯泡上果然浮着一层鱼卵般的水珠”;奶奶的屋子传来了哭声“就像山洞的滴水声一样滞浊”;锅里的水被火焰煎熬得吱吱直响“好像锅灶是炎夏,而锅里闷着一群知了”;蛇寡妇“那道白眼和痰组成了一个醒目的惊叹号”;天灶将火炭拨了拨,拨起一片金黄色的火星“像蒲公英一样地飞”;当父母亲同时洗澡出来后,天灶发现他们的眼神既幸福又羞怯,“好像猫刚刚偷吃了美食,有些愧对主人一样”。

  小说的最后,天灶终于洗上了他人没有用过的清水澡,他要告诉老同学肖大伟——“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天灶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小说也在表达儿童自尊的过程中得以升华。

  小说的作者迟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2000年,她的短篇小说《清水洗尘》获得鲁迅文学奖。

  文学博士宋海婷认为:《清水洗尘》中以一种舒缓的笔调充满温情地描写大千世界之中的凡俗人生,在普通人的生活情状的真实描绘中,流露出纯真善良的情怀。


今日常山 生活·悦读 00003 童年的向往 2023-10-20 2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