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生活·悦读

宋诗之河流四方宋韵文化传千里

——读《宋韵常山》有感

  钱垒

  历史是见证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的使者。如今的常山也是时代麽练而铸就的。正是赶上繁荣的“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的小县城名人荟萃、商贾云集,这一批批学者、文人们或过道常山,或常住常山,分别来到招贤古渡、三衢石林、定阳脚下、草坪驿站等,给常山带来了文化的春风、文学的气息、文人的聚集;这不仅促进了常山当时人才的流动、物资的丰盛,更是经济和文化的繁华与盛世,渐渐使常山这座平静、安详的小县城平添了文化交融、人才辈出的好光景,也使沉睡了千年的古县具有了别样的好时代。

  《宋韵常山》这本书籍是由政协常山县委员会编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本书分别收录了王春国、童辛、毕建国、王晓华、邓永平、王有军、祝慧君7位文学作者的作品。全书分为宋史脉络富、名人名著富、名人迁居篇、名人轶事篇、宋韵拾遗篇和宋韵赋能篇6个篇章。

  公元960年建立的宋朝,为接续正朔,迅速开启了统一天下的步伐,一股強劲的宋风由北往南迎面吹来。地处吴越的常山县虽说还在吴越钱王俶的执政时期,享受钱王“保境安民”的执政恩惠与执政开明之福,但此时,也悄然与吴越国一起静候大宋的一统天下。

  “千里钱塘江,最美在常山”。被誉为“宋诗之河”的常山港,滋养了一方百姓,也孕育了常山这座千载古县底蕴深厚的宋韵文化。从历史的长河中,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近些年来,常山县正在欣起“宋诗之河”热潮正是宣传、传承历史文化最好的形式。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是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本书正是说明了它的分量和寓意。浙江省目前正在打造文化强省,丰富多彩的历代诗词,积淀着常山厚重的人文底蕴,这是常山珍贵而丰厚的文化宝藏。值得称道的是,常山在钱塘江诗路带建设中,较早地把具有常山鲜明特色的宋诗作为重点挖掘和运用的文化标识,创造性地以打造“宋诗之河”为突破口,大力推动整体诗路文化建设,成为浙江诗路建设的突出亮点。

  正如该书所述:我们今天谈宋韵,所要汲取的,不是良莠并存的两宋文化,而是两宋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文明记忆、内在精神和展延至今的文化价值,这就是不断去研究、发掘、整理的宋韵文化。

  《宋韵常山》其核心是韵。就如同常山是土壤、是沃土,宋韵是点缀、是精华。宋韵包含有多层含义:一是出此书的初衷、目的是突出韵题;二是常山县上下对“宋诗之河”的启动、重视展现韵心;三是它是挖掘、延续钱塘江文化之韵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常山的千年历史,这里留下了璀璨繁华、文学盛世。如今,传承、弘扬宋韵文化任重道远。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以文化人、以文铸魂,凝聚起恢宏磅礴的文化力量,为助推“钱塘江文化”中的“浙西第一门户”建设尽心尽力。


今日常山 生活·悦读 00003 宋诗之河流四方宋韵文化传千里 2023-10-20 2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