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带头致富 群众共同致富
一批农村“领头雁”驰骋商海练本领
本报讯(记者 吕宁)6月25日上午9时,在球川镇上安村志建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钢架大棚里,10多个民工正埋头锄草,“这是前段时间刚种下去的毛豆,已进入生长关键期,需要更好地培育,预计8月份可以上市了。”上安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占志建告诉记者,第一批毛豆种了30多亩,每公斤销价11元,产值近9万元。
占志建创办合作社已经12年,如今流转土地达500亩,种植稻谷、甜玉米、蔬菜等,年产值230多万元。2008年,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引导村民走规模种植增收之路,在种子采购、技术辅导、农产品贩销等方面为村民提供服务。“书记带头干,我们跟着上。”毛豆种植户陈立富说,今年村里有60多户种植毛豆,预计每户收入5000余元。
像占志建这样自己创业还带领村民增收的党支部书记,仅球川镇就有21个,占全镇村支书的46%。
农村党员如何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培养一批、扶持一批,使更多的村党支部书记投身商海,或创办来料加工厂,或规模种养,或经营农家乐,或致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巾帼不让须眉。白石镇白马弄村党支部书记林芳仙积极争当来料加工经纪人,带动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记者在一个500多平方米的厂房里看到,50多个员工在加工粉色、黄色、银色的头饰品。
“员工来自本村及周边村,每月要发放加工费17万余元。”林芳仙指着一位身穿花短袖的女工说,她叫方春仙,在这里做了6年,现在每月工资有3000元左右。
“依托自己在商海里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惠及更多的村民。”县委组织部一位干部说,辉埠镇鸭坞村党支部书记邱和平从事大型机械、挖机、铲车租赁生意,自1998年当选村支书以来,利用自己在商场上积累的经验,顺应时代潮流,对村里的石灰厂和矿山进行改制,现在每年仅矿山这一块就能给村里增加90余万元的集体收入。随着村集体收入的增加,鸭坞村“让利惠民”的力度也越来越大:6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有50元补助,每人每年的合作医疗保险只需出20元(其余全部由村支出)、新建了村集体办公楼……
据县委组织部不完全统计,全县342个行政村中从事实体经济和创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有12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