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需要全民共治
新雨
“五水共治”是今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的全民行动。
所谓“五水共治”,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临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做好这项工作既能扩投资又能促转型,既能优环境更能惠民生。
省委书记夏宝龙形象地把“五水共治”比喻成捏指成拳———“‘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是其它四指,分工有别,和而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头。”对于常山来说也是这样,“五水共治”的核心是治污水。
但是,在各级各部门声势浩大地推进“五水共治”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极不和谐的现象:你在前面清理河道,我还是“一以贯之”地往河里倾倒各种各样的垃圾; 你白天整治,我晚上偷排;你说要有规划地发展养殖场,我就要“大干快上”搞养殖,造成既定事实……总之,在一些人看来,“五水共治”只是党委政府的事,是党员干部的工作,“与我无关”。还有的人甚至认为可以借此机会“考验考验”党员干部的“能耐”:你治水,我暗中作梗好“出气”;你治不好水,我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样,水永远也治不好。
“五水共治”需要人人参与其中!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治水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是在我们家园里循环往复的“血液”。现在“血液”有问题了,再不及时医治,等到病入膏肓就没治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水都变质变坏了,还有哪个人能用上干净卫生的水吗?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政府一直没有停止过治水的脚步。但是效果为什么不尽如人意呢?根本原因是力度不大,合力没有形成。以前是“一人治水,十人污染”、“下游治水,上游污染”,水能变清吗?第三,人人参与治水,是举手之劳。从我做起,从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做起,摒弃乱倒垃圾、不注意环境卫生的陋习,可以做到吗?退一步说,只要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都管好护好门前的河流,水还清不起来吗?第四,企业在治理污水上要有更大作为。节能减排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淘汰落后产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必然要求。
让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使出一致劲,拧成一股绳,马上行动,立即改变,全力治水,合力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