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川庙会“不一般” 传统赶圩依旧“火”
本报讯(记者 刘琳玲 通讯员 胡建国)10月22日,恰逢球川镇一年一度九月廿二庙会开幕,一大早记者就来到位于球川村老街的庙会现场凑热闹。当天,秋雨绵绵,却阻挡不了四面八方涌向庙会的商贩和赶集人的脚步。
长长的老街上,五颜六色的篷布临时支起的店面和赶集人手中花花绿绿的伞,再配上琳琅满目的万千货物,真让人目不暇接。每隔几分钟,就有专门搭乘城乡公交车的市民或村民拿着购物袋来此淘货。“球川庙会相传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球川镇宣传委员龚志昌介绍,赶庙会的除常山本地人外,还有许多来自江西、福建、安徽等地的商人,连新疆、内蒙古的客商也会满载着货物来摆摊。
“除了各色商品、小吃、异彩纷呈的民间技艺,还有精彩的剧团演出,今年我们还特别为儿童开辟了一块游乐区。”记者看到,游乐区内有大型充气城堡、旋转木马等,只要城里室内游乐园能找到的玩乐设备,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如今的球川庙会已然从一个传统的商品交易会,渐渐演变成了集商贸、文化、娱乐、美食于一体的综合型盛会,成为浙赣边界人气最旺、市场最为繁荣的贸易集散地。
“庙会也成了球川三大特产贡面、雪片、豆腐大显身手的舞台。”在街面上销售球川贡面的徐师傅笑着说,按照往年庙会3天下来,他能卖掉百把公斤的贡面,球川雪片糕和球川豆腐的销售也是同样火爆。这种模式不仅让前来赶集的人们买到了真正手工制作的“土货”,更重要的是,将球川特产的“金名片”传递到了全国各地,打响特产品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而在一家卖服装的摊位前,一名70多岁的老婆婆正在女儿的陪伴下挑选衣服。她告诉记者,女儿一大早就带她从县城来赶庙会,虽然这里的商铺不如城里气派,但看到这样的氛却特别开心,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赶集的日子,使人怀念。
傍晚,雨渐停,赶集的人们依然兴致盎然,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华灯初上,整个庙会俨然一个大夜市,各种美食冒着热气,孩子们笑着闹着,气氛热烈。
现场,记者发现本次庙会虽然人流量大,但现场秩序依旧井然。“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交警大队白石中队都参与到庙会的安保工作来了。”龚志昌说,为了做好本次庙会的后勤工作,镇、村及相关部门都抽派了工作人员,早早来到现场为庙会的顺利举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