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危重症急救水平上台阶
首例“叶医生”技术成功应用
记者 方均良 通讯员 郑丽君
10月14日,县人民医院在衢州市人民医院专家的援助下,启用先进的ECMO 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俗称“叶医生”】,成功挽救了一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在该院是首例实施ECMO技术抢救危重病人。
当天早上8时,詹老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症状。其亲友急忙把他送往县人民医院求诊。经诊断,老人患了急性心肌梗死症。它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这会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经初步抢救,詹老伯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继续治疗。
为保证危重人的生命安全,重症监护室主任李小青联系了衢州市人民医院ECMO专家。ECMO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其原理是将病人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神器”。
中午11时,来自衢州的医学专家顾不上休息片刻,立即投入重症监护室。大家各就各位,对詹老伯启动了“叶医生”诊疗程序。
11时25分许,当大伙儿觉得看到希望时,不料,詹老伯的病情再次恶化:心跳停止、血压骤降、呼吸机纯氧供给末梢的氧合率只有60%。面对险情,要不要安置“叶医生”成了难题。若安置,在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会增加手术难度,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导致死亡;如不安置,那么所有人将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詹老伯走向死亡。
“即使只有1%的希望,我们也会尽100%的努力!这是我们医务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的庄重的承诺。”李小青对记者说。
11时35分许,征得詹老伯家属同意后,医务人员在其身上安置了“叶医生”。大家分工有序,有的进行心肺复苏,有的进行插管缝合,有的调整机器参数。
“血压上升至60/46mmhg,血氧饱和度75%,心率82次/分”;
“血压上升至85/52mmhg,血氧饱和度90%,心率100次/分”;
“血压上升至105/62mmhg,血氧饱和度100%,心率105次/分”;
……
12时许,在井然有序的抢救中,詹老伯的生命指标数值奇迹般地慢慢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