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说文昌阁
![]() |
▲文昌阁美景 李志强 摄 |
特约撰稿人 严克昌
常山文昌阁重建了!这是一条特好的消息,引起了常山人的关心。常山文昌阁重建被列为县城古迹修复十大专项之一,是常山的一件大事。这寓意常山文脉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慢城常山又一新景点,吸引县内外游人的仰慕和向往,成为旅游的新景观。
文昌阁是什么?它的由来又是如何?
文昌阁或称文昌楼、魁星阁、奎阁、魁星楼、文昌宫、文昌塔等等,是中国一种传统祭祀祈福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以得一方文风昌盛而建。古代儒生,在文庙祭孔的同时,也崇拜主宰文运诸神。传说:历代封建文人均在文昌阁开笔并举行科举考试。因此,文昌阁的功能在古代可以概括为:供奉文昌帝君、主宰地方人文、护佑学子成长、祈求录位功名。
文昌帝君实际上是儒教和道教共同信奉的神灵,在全国各地多有文昌阁的祭祀,分布范围几乎和孔庙差不多。
据了解,文昌帝君是中国被信仰最多的神灵,古代所有的读书人都会朝拜他,以祈祷保佑自己和地方文运享通、步步高升。由此,全国各地有很多以文昌命名的阁楼。据史料记载:在清代,几乎每个县都有一座文昌阁,诸如在北京、四川、贵州、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和台湾等地甚多。清朝时,全国有1700多个县,这意味着至少有千座以上的文昌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京颐和园文昌阁、甘肃嘉峪关长城文昌阁、江苏扬州文昌阁、台湾台南文昌阁等。在浙江省,如奉化溪口文昌阁、诸暨文昌阁、江山廿八都文昌阁等,都是当地的旅游景点。不同的是,现今的文昌阁在功能上与古代文昌阁有所变化,一般不再供奉文昌帝君,而保留了传统文化内涵,并成为旅游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