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鲜辣美食”解锁产销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 徐露霞 吴贤林)“指尖一点,随意选择,基地新鲜蔬菜每天下班就能顺带买回去,很方便。”近日,在浙西世贸城果蔬微超市设置点,刚下班的市民陈有珠熟练地打开手机,自助购买了生菜、番茄等蔬菜。“价格实惠,办了卡,还能积分兑换商品。”陈有珠直夸数字化改革带来的生活便利。
陈有珠口中的果蔬微超市,是常山数字鲜辣美食改革中的一个场景应用。去年以来,县工商联积极引导常山谷舞仁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农业数字化改革,聚焦生产、销售、服务三大端口,打造常山数字鲜辣美食产业富民中心。
“果蔬微超市是鲜辣食材销售端的改革探索,它突破了传统的购买方式,节约了时间。因为免去了中间商和运输成本,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新鲜的蔬菜。”常山谷舞仁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姜财方介绍,市民只要打开手机扫描食材售卖机上的二维码,售卖机就会自动打开,随便拿出一样果蔬,售卖机上会显示价格和重量并进行自动结算,非常方便智能。目前,常山谷舞仁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从本地制冷企业订购果蔬售卖机102台,带动企业增收近100万元。
果蔬微超市的销售数据也带来更直观的消费反馈。在数字鲜辣美食富民产业中心的大屏幕上,一张果蔬微超市的销售数据图正在实时更新。哪个地区果蔬卖得最好?哪种果蔬最受欢迎?透过屏幕上的数据,答案一目了然。企业将数据进行统一归集,反馈至蔬菜种植基地,精准指导生产基地调整产品种植种类和规模。
县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县还创新推出“鲜辣常山”美食地图。美食地图里收集了常山鲜辣美食较为知名的食材、菜肴、宴席、门店、厨师,市民可以随时点击查看地图和相关介绍,获取常山美食信息。
接下来,县工商联还将聚焦生产端、销售端、服务端三大端口,在果蔬微超市的推广应用、鲜辣美食门店扩张、厨师技能培训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数字化在鲜辣美食产业的赋能水平,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