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情趣
![]() |
林华
每天早晨走路,大多会经过县城南门溪的堤岸上,这不仅仅是因为堤岸上树木葱郁,绿樾满目,空气清新,更因为能见到溪水里洁白漂亮、亭亭玉立的白鹭。除下大雨涨水外,南门溪溪水浅显,流水潺湲,是白鹭觅食、嬉闹的理想之地。仅天马桥与定阳桥之间,一般有10多羽白鹭,多的时候近30羽。
不知是何故,只要一边走在晨风拂面的堤岸上,一边欣赏溪水中洁白如雪的白鹭,愉悦的心情便油然而生,顿感心旷神怡,烦恼全无。有时因溪水上涨,浅滩淹没,没见到白鹭,失落感即刻伴随而至。
白鹭喜欢在浅水中尽情嬉闹,互相扑腾着翅膀,将水中弄出许多涟漪。我常驻足观察,时常发现有一只白鹭离开群体一定的距离,时而在浅水中踽踽而行,时而伫立不动,凝视水中,静待小鱼或小虾游近时,便神速地将其啄进嘴里,食物顺着长脖子内的食道吞咽到腹中。动作之敏捷,速度之神速,目标之精准,令我赞叹不已。过一会儿,也许它已吃饱喝足了,才扑打着翅膀加入到同伴队伍中,一起嬉戏,舞弄风骚。偶尔有其它水鸟近前,白鹭们也不与之搏刦食物,毫无?恎之意。显示祥和、睦邻的友好气氛。
近年来,南门溪通过治理后,生态改观,渌水荡漾。因地理位置之故,南门溪拥有众多小鱼、小虾等鹭鸟爱吃的食物,可每日为白鹭提供足够的美餐。由此,白鹭常年佴之南门溪,为之增添了一道靓丽的美景。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拥有鹭科鸟类近20种,其中以白鹭最为珍贵。在内陆,白鹭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沼泽地或水稻田里,以各类小型鱼类或虾、蟹、蝌蚪及水生昆虫为食,基本不会危害庄稼等。所以,白鹭与人类很有亲近感。
10多年以前,同弓乡的太公山上白鹭成群,葱郁挺拔的松树林成为白鹭夜里集聚栖息之地,最多时有数千羽。白鹭纷飞,甚为壮观,因此让太公山有了“鹭岛”的美称。后来因附近的千亩柴家畈由原来种水稻逐渐改种旱地作物 ,白鹭为了寻找食物而转移到南门溪、龙绕溪、芳村溪、马车溪等其他水域。于是太公山上的白鹭比原来少了许多。
白鹭属候鸟,尤其是前些年,每年秋末,临近寒冷时,白鹭们会互相联络,约定时间,往南迁踄。它们振翅飞翔,嘎嘎鸣叫,时而排成一字队形,一会又排成人字形。不远千里,到海南过冬。次年春暖花开时,它们又从南方回到浙西,基本仍到原来的驻地,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同伴,熟悉的觅食途径,使它们一到来就增添了新的美景和热闹的气氛。可近些年也许是气温升高,天气变暖,冬天不再那么寒冷,白鹭们已适应了浙西的环境,好多白鹭冬天不再南迁,省去往返之劳累。于是在冬天时,南门溪仍能见到白鹭。只是数量较少,群体偏小,也许是体格强壮者不惧寒冷,才能留在原地。
在古代,白鹭象征着自由、纯洁和高贵。唐代杜甫《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几乎是人人皆知的诗句,高度赞誉了白鹭的纯洁和美丽,令后人对白鹭更是刮目相看。试想,能飞上青天的白鹭肯定是自由的,快乐的。飞得高,看得远,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在做各种各样的事。在白鹭的观察中,哪些人善良,哪些人险恶,都能一清二楚,只是不便言语,默记心中,不张扬而已。
白鹭是吉祥的象征。从它那洁白,温柔,高贵,恬淡的神色就可略知端倪。前几年我到同弓乡下采访,专门收集有关白鹭的故事。一洪姓老农细述了他与白鹭的情缘。有年初夏,老农患病,咳嗽无痰,头晕脑胀。就医服药,见效甚微。老农屋旁有几棵松树,树高数丈,叶茂枝繁。数只白鹭,栖息树上。筑了巢窝,孵了幼鹭。那天傍晚,大风呼啸。松树摇摆,幼鹭坠落。因羽毛未丰,不能飞翔。邻居猫儿见了,急忙追来,欲饱餐一顿。此时老农躺在门前藤椅上瞧见后,不顾病休疲惫,迅速赶走猫儿,然后救起两只幼鹭,将其放在畚箕里挂在树上。一会儿几只白鹭从田野飞回,其中母鹭嘴里有数只小虫,显然是为幼鹭准备的美餐。可是到了巢窝里没见着幼鹭后,急得嘎、嘎猛叫。一会儿听到幼鹭轻微的哀叫声,它们知道是老农所救,于是围着老农头顶边欢叫着盘旋了几圈,以示谢意,然后将幼鹭衔到巢窝里,并将巢窝加固了许多。
奇怪的是,当天夜里,老农的病忽然好了,头不晕,身不乏。一身轻松,神采飞扬。次日早上觉得肚子饿,一连吃了几大碗稀饭,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老农说是白鹭保佑了他,不然病没这么好得快。可我觉得这是巧合罢了。当然,善良的人,做了善良的事,然后善有善报。这是人人都感到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