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樟树
陈宝国
樟树是我们南方常见的一个树种。成年樟树往往高大伟岸,枝叶繁茂,辨识度非常高。
我的家乡在县城北门上去六七里的地方,是傍水而建的村庄。相传大学士范冲曾在此地生活过。走进村子,人们能欣喜地看到精致漂亮的一幢幢小楼,洁净平坦的柏油路面,各具风味的农家菜馆。但是真正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村中那已绵延数百年的棵棵樟树。
故乡的樟树,有的生长在村子里。它们高大的身躯挺立在房屋旁边,犹如巨人守护着村庄。每当风一吹,枝叶就不住摆动,仿佛在大树上端轻歌曼舞。它们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嬉闹,像私语,像吟唱,相当悦耳动听,深深令人陶醉。有的樟树直立于田野上,看上去相当突兀。但这在人们心中总觉得它们是那样美好的存在,显得非常自然、和谐。
当然我家乡最有特色的还是那些耸立在溪岸上的古樟了。从上面叶家自然村到我们村道口,在这一公里光景的河岸上,有近十来棵巨大樟树巍然屹立,构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这些樟树树龄都很长,小者至少百年,长者少已达三四百年。它们长得都很高大粗壮,树干粗得要三四个大人伸手才能围得起来。树冠则如一把大伞,浓密层叠的枝叶遮天蔽日,抵风挡雨,蔚为壮观。
春姑娘来了,百年老树会重新长出一些新叶片,有淡绿的,鹅黄的,红褐的,加上原有或暗绿,或青绿的树叶,整个树冠像盛开了各种颜色的鲜花,色彩斑斓,绚丽多彩。其实它是有花朵的,那是些淡黄绿的小花,花瓣小,米粒一般。花儿虽然不大,但数量极为繁多,开得相当浓密。这让樟树亮丽了许多,同时也散发出它独特馥郁的芳香,让人们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秋天的脚步轻踏而来,樟树叶子活像魔术师,变得五颜六色起来。浓绿的,黄绿的,暗红的,褐色的,各种各样,恐怕只有画家才能调得这么多颜色出来。秋风拂过,樟树上也会有枯黄枝叶,它们纷纷落地,偌大的地面躺着成片的碎枝落叶。你可别恼,在那缺燃料的年代,它们正是人们用来烧火的好材料。老人、小孩都会纷纷走过来,小心地捡起一根根枯枝,用细稻绳捆成一把把的。而那落叶,有的被扫起来搬进箩筐里;有的被小孩用小枝条串成一把把的,像捡到宝贝一样带回家烧火。所以人们不用担心樟树底下会杂乱无章,垃圾遍地,而是时时都会清清爽爽。
童年时候,每到周末、暑假,孩子们会早早来到河边樟树底下,借助周围环境,马上组织起藏猫猫的活动,或者来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那朴素纯真的情感蕴藏着每个孩子的心头,银铃般的笑声也常会飞向广褒的天空。
玩累了,大家上岸席地而坐,眺望前面澄碧的江水。江面宽阔,水波轻柔,蓝天白云倒映在其中,水面成了一幅巨大的画作。这时从下游往上面撑上来几只狭长小木船,两侧船舷上站满了颜色黑白相间的鸬鹚。它们好像列队的士兵。等到合适的水域,渔夫会插篙停船,然后把这些鸬鹚赶下水。它们就开始捉起鱼来。没多长时间,鸬鹚不断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过来,把其中的鱼挤出来,顺手一扬,又把鸬鹚送到水里。就这样渔人辛勤忙碌,鸬鹚轻盈欢快。我们也看得很是惊喜和入味。
树下坐的时间长了,我们河边长大的孩子,个个像鸬鹚,走下河岸,纷纷钻进令人愉悦的水里。潜水、自由划行、仰泳,大家全身心沉浸在清水的凉快和戏水的快乐当中。
水里玩够,玩累了,我们又上岸坐在神仙般的樟树底下。这一回,年长一些的孩子会把自己看到、听到,甚至编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内容多是鬼怪、谍战方面的情形。讲故事的人或绘声绘色,或故弄玄虚,听者则格外专心,心情往往随着情节波涛起伏,相当过瘾。
我们童年课余时光几乎是在这几棵大樟树底下度过的。这里成了我们快乐生活的天堂。
啊!故乡的大樟树,你不但是我富美家乡的符号,也是游子缱绻缠绵的乡愁,是人们魂牵梦绕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