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2版:综合

抗旱保收助农“解渴”

  本报讯(记者 俞国文 周志亮 李玲倩 陈王宁)“沿江这一段修好以后,这片芝麻就不会黄叶、枯萎了。”8月23日,在何家乡钱塘村,工人们正在对沿江的部分破旧水渠进行修复,水利员封国平也和村干部来现场检查修复情况。

  据了解,何家乡渠系布置丰富,多数水渠年久失修,农田灌溉效果较差。今年7月中旬,何家乡启动以钱塘畈和璞石畈为主的水渠修复,对全乡水渠进行检查,目前共修复破损渠道60多处,长度4000多米。“通过对这些渠道进行修复,在今年连续一个月高温的情况下,田里的苗都没有枯死。”封国平说。

  除了修复水渠,何家乡还将全乡的5个电灌机埠进行改造,并在钱塘村沿江地块新建一个电灌机埠,该机埠设计流量为200立方米每小时,一天供水近5000立方米,保障沿江350亩农田的灌溉。

  据悉,何家乡共有农田近9000亩,由于今年长期炎热高温,有2000多亩农田不同程度受旱。对此,何家乡共投入资金160多万元用于渠道修复、改造和新建电灌机埠。在轮灌期间,5个机埠每天24小时持续取水灌溉,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从目前来看,基本上能够缓解大部分农户的用水压力。”何家乡副乡长杨斌表示,接下来将根据天气情况,持续关注农田受旱和水利灌溉,并进一步完善明年的新建渠道规划。

  位于辉埠镇的新哥农场种有200亩的胡柚、葡萄柚果林,眼下正值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若是缺水严重,将会导致果实停止生长,产量和品质也会下滑。尽管农场已经提前给果实套上袋子,减少水分蒸发和病虫害,但持续的高温干旱仍让不少柚树叶打起卷,一些结出的青果也被晒黄。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农场新增了两条输水管道,并安装了喷水枪进行持续喷水,同时雇佣村民定时浇水,给果树“解渴”。

  “今年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过长,给抗旱工作带来不小压力。目前,全县加强县内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还定期组织农技员、服务组走访农业主体,个性化指导抗旱。”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张志慧介绍。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关注天气情况,及时传递相关预警信息,并做好耐旱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指导工作。


今日常山 综合 00002 抗旱保收助农“解渴” 2022-08-26 2 2022年08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