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江源村
江源村食用竹基地 |
梁兄
一个周末午后,和煦的阳光照着,微微的暖风吹着,带着渴望的心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行走,多好。徒步走进何家乡的江源村,一派春意盎然,笔直的柏油马路向前延伸,路边还有清澈流淌的渠水。农家院落,或一米菜园,或红花绿植,坪地上还有忙忙碌碌的人群,在整理刚刚从基地上采挖来的春笋,然后打包,装上亟待远销的车辆。前头又见一方池塘,湖中长廊排立,临风待客;塘边垂柳依依,婆娑起舞。
再行一段路,鼻子中似乎闻到清新的香味。蓦然抬头,碰见一排成片的枝叶,浓浓的花香迎面袭来,原来是樟树花开得正闹猛。从树牌上得知,有几颗香樟已有四五百年的树龄,经过雨水的洗礼,已然焕发出青春的容貌。
广场边上,就是“江氏家庙”。走进家庙中,既有祖上江万里等名臣耕读传家的故事,也有建国后江源村历届村两委政绩的展示,十多位老人正在家庙里侃侃而谈。遥想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寇大举侵占我国。因形势所迫,浙江省教育厅开设省立临时中学,其中第三部“常山临中”就设在常山县的绣溪乡,也就是眼前的江氏家庙。1942年间,出生于上海的李政道曾经在此求学,给这位后来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祭祀仪式,每逢重要时节都会举办庙会,开展祭祖尽孝活动。
广场正东面是江源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朝气蓬勃的党支部书记江峰迎了出来。谈起村里的人文古迹,他带我走进了古老而又深长的街巷。据了解,江源村现存完整的古民居 20 余处,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其中 4 处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不经意间,我们就来到江氏宗祠,但见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古朴,是极具特色的古建筑,拥有600多年的历史。可恨的是,1942年宗祠遭日本鬼子烧毁。2018年经过修旧如旧的修整后,这座宗祠已成为传承孝道文化的重要基地,成功列入第二批衢州市孝文化教育基地名单。
走在高墙青砖石板间,深感古村风情犹在。岁月留下了斑驳陆离,仿佛古人在轻轻击叹:期盼古街古民居容颜焕发。
穿过古村落,就是一片竹海,这里是村民引以自豪的食用竹基地。想当年,钱塘江风高浪急,江源村经常遭洪水侵袭,种粮食及经济作物旱涝不保。面对整片整片的滩涂地,勤劳智慧的村干部外出学习取经,终于引种了食用竹这一防风抗洪的“美丽经济”。之后,又种下了易于管理、可以延长销售季节的“雷公笋”。经过几届村两委的努力,现如今,竹笋基地已达三千多亩。
走进竹林,就走进了一片绿色生态的清凉之地。金黄色谷糠铺起的地面上,有一株株节节向上的青竹,也有长短不一青春勃发的嫰笋。江峰介绍说,这片基地早在十多年前就被列入省兴林富民示范村和森林食品基地,村庄还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村民家家户户种有食用竹,有的家庭年收入达数十万。靠着竹笋产业和旅游收入,村民走上了共富之路。
我们在惠风和畅中一步一步登上了27米高的景观塔,举目四望,千亩竹海尽收眼底。俯瞰江万里文化广场,彩色的风车大道像一条巨龙游向大江;精致的篮球场上活跃着一班生龙活虎的青少年;栩栩如生的江万里塑像,似乎在讲述着“一门三御史,九子十登科”的盛事。往西看,一支自行车队伍正在竹海中遨游,奔向心中的花海。再东望,沿江绿道伴随常山江缓缓远去,蓝天白云竹海中,一江碧水向东流,美不胜收。
景观塔下来,我们还同江峰在万里亭小憩。随后又参观了面水背林的万里书院,院内书桌齐备,院后竹影清风,已然成为浙皖闽赣四省“95联盟大道”上的一处打卡地。
江源村,以其古民居、大竹海、江万里广场,构筑起了田园牧歌般的“三美”,你来或不来,她都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