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3版:专版

热爱劳动心地善良

──百岁老人范士俊的长寿秘诀

百岁老人范士俊

  通讯员 林华

  我县现有百岁老人二十余人,但真正行动自如、思路清晰的为数不多。家住紫港街道狮东村的百岁老人范士俊却思路敏捷精神爽,行动自如步履稳;看书看报看电视,国家大事仍关心。初次见到范老师时,怎么也想不到他已百岁高龄。

  热爱劳动 吃苦耐劳

  1922年1月12日(农历1921年12月15日),范士俊出生在敷教乡龙池里二十九都平字庄(现紫港街道狮东村占家山自然村)一较富裕的农家,家有田地20亩,吃穿不愁令人羡。因从小受优良家风的熏陶,范士俊懂事起就拒绝娇生惯养、掌上明珠的生活方式。他6岁守鸡,7岁放牛,8岁背着书包上学校。先后在当地私塾、县城塔山小学等学校读了8年书,16岁离开学校回家从事生产劳动。当时父母并没指望他下地干活,而是希望他多读书,进仕途,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是范士俊偏偏热爱劳动,不怕吃苦。仅一年多时间,他样样农活拿得起,犁耕耙耖均娴熟;耕地深浅均匀,耙田井井有条,耖田异常平整。

  有一次,本村一中年农民牵着牛犊教犁地,牛轭刚架好,牛犊撒腿跑。此时范士俊也到田里犁田,看到后主动上前帮他训牛,他先将牛脖子上摸了摸,然后将牛肩膀上揉了揉,没想到牛犊乖乖听话,不再撒野捣乱,架上牛轭很老实,蹬腿使劲把犁拉。中年农民由衷地佩服他,没想到自己耕地10多年,技巧不如小后生。

  当时一些贫困人家的小伙子劳动技能远不如范士俊,家人常常训斥说:“你看看人家士俊,生在富裕人家却热爱劳动,精学农耕,你怎不好好向人家学学呢?”

  后来范士俊在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每逢寒暑假都要义务到生产队里干活,队长对他说:“你到队里干活应该给你记工分吧?”范士俊说:“我当老师有工资,怎能给我记工分?”炎热的夏天,范士俊和社员们一起挥汗如雨,队长对大家说:“看看人家范老师,放假期间义务来队里干活,我们没有理由出工不出力了。”在范士俊的榜样作用下,有几个出工不出力的社员再也不好意思偷懒了。

  乐善好施 助人为乐

  范士俊小时候父亲就常教育他说:“我们范姓家风家训共有1280多字,但最精髓的是‘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厚德载物’‘尊老爱幼’‘和谐家庭’。”优良的家风家训,在范士俊幼小的心灵中刻下烙印。小时候,有一次和邻居小伙伴上山砍柴,就在柴禾砍好将要准备回家时,小伙伴突然被一窝野蜂叮咬无数下,脸上肿得像馒头,双眼紧闭睁不开。范士俊不但将他搀扶回家,还将他的柴禾也挑回家,父母正要训斥他为何回来这么晚,当知道他是为了助人而误时,夸奖他是好样的。

  1950年,有文化的范士俊受到有关领导的关注,当年9月,被安排到原宋畈乡双溪口小学教书,几年后又先后调到桐村小学、狮子口小学、孔家弄小学、占家山小学、渣濑湾小学等学校教书,直到1982年1月在狮子口初中退休。并在1980年1月获浙江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从教三十周年荣誉证书”。

  20世纪50年代初,许多农家生活贫困,温饱难解决,无钱交学费,好多学龄儿童与学校失之交臂。为了鼓励更多的小孩上学,范士俊省吃俭用,将节省下来的工资帮助入学儿童垫付学费,他对学生家长说:“孩子读书要紧,学费何时有再还给我没关系的。”据了解,仅从1950年9月至1953年9月,范士俊共为80多名孩子垫付过学费,其中有几个家长实在没钱还,拎只鸡或鸭送给他表心意,都被他拒绝了。

  1982年1月,范士俊老师退休后居住在占家山村,但仍做到两个坚持:坚持看书看报看电视;坚持助人为乐心地宽。多年来,凡有村民急需用钱,他都慷慨相助,谁家春耕无钱买肥料,他知道后就说:“我这里先拿去,何时还我没关系,春耕不能耽搁。”

  俗话说:热爱劳动,身体健康;赠人玖瑰,手留余香。这就是范士俊老人长寿的秘诀吧。


今日常山 专版 00003 热爱劳动心地善良 2023-10-25 2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