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常山 数字报纸


00004版:人文常山

塔山钟声与读书声

——县立初级中学的创立

  王春国

  古老的常山县城,以及县城郊的村庄,人们一直都没忘记。没有忘记塔山每天响于心坎的那洪亮而悠远的钟声,尤其是清晨时分,显得更加悦耳,百听不厌。 

  在那古城时代,高高的文峰塔显得特别高耸。塔下武当行宫,隐约于郁郁葱葱的树林间,给人以神秘感,塔山钟声就在这武当行宫旁的塔院响起。 

  钟声,一直延续到民国中后期。彼时国内战火不息,尤其是抗日战争之惨烈,这小县城的塔山塔院及武当行宫渐渐衰落,人去院空。

  在那个时期,县城遭战火破坏也较严重,城门城墙,包括城隍庙等古建筑也未免炮火之灾。 

  常山相对于战争吃紧的大前方,还可说是一隅偏安。正因如此,国民政府受形势所迫,于1941年责令教育部先后在全国筹建了37所国立中学,分别部署于全国相对安全的一些地区,专门接收因战争阴霾笼罩离别故土、漂泊异乡的青年学子学习。浙江省临时中学就是其中一所。它分为四部,设立于何家乡江樊何 (3个村) 的是省立临时中学 (简称“临中”) 三部 (一、二部在嵊县崇仁与甘霖两地,四部在丽水)。常山“临中”学生主要来自上海、香港、澳门等地,外加上衢州。 

  “临中”在常山开设,对常山文化教育的推动影响力是空前的。尽管常山在宋绍圣年间起因知县林卞重视教育,于1096年在县城建起第一所县学 (亦称“学宫”),开启教育先河,但“临中”在常山开设,毕竟是省立的,又是中学,这都是常山史无前例的,可谓文明之流。 

  更何况在那特殊的历史时期,无论对社会来说,还是对青年学子而言,都是一件幸事。所以,“临中”的师生们,不管当时有多么困苦,教师勤教,学生苦学,不言而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名训,在“临中”的师生间得以刻骨铭心地诠释。 

  “临中”在常山,培养一大批国家栋梁之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就是常山“临中”的典型一例。 

  “临中”在常山虽说只有短短四五年,却留给了常山无穷财富,除通过一批常山籍学子给常山以文化教育推动外,也促进国民政府对常山教育的重视。 

  1944年秋,常山县立初级中学成立,是常山教育的一级阶梯提升。到了民国时期,县城已有定阳小学,即今日的常山天马一小; 有县立模范女子小学,后改男女合班,叫“塔山小学”;有江西商帮与江山船帮自筹的豫章小学,设在龙门路的江西会馆里,须江小学设在县城小东门北侧的沙洲周王庙内。当时,县城还兴办了正谊、三民、恺平、文德、达德、文峰、文恺等私立小学班,但满足小学生升学的中学几乎为零。《县志》 记载,当时也只有在县政府西侧的老学宫里设有简易师范学校,再加县城西南隅的石崆寺内创办的精勤中学生补习学校。可见创建常山县立初级中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常山县立初级中学的创建,可以说是常山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尽管当时的条件十分简陋,校牌挂在塔底的武当行宫塔院,校舍也是武当行宫稍加改造而来,而且师生员工的宿舍,还是利用塔山南麓的廖家祠堂整修改造后使用的。 

  为突出国民政府的重视,常山县立初级中学的校长还是由时任县教育局局长李春芳兼任,首届招收2个班、90多名学生。 

  塔山是美丽的,葱郁的。因初级中学学生的到来,塔院的钟声再次响起,不过敲响的已不是往日道教的晨钟暮鼓,而是新文化文明的钟声。塔山有人气了,琅琅的读书声,更显生机勃勃,钟声也变得更显灵性。 

  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与学习环境的同学们,在塔山一边学习一边勤俭改造校园,拓基搬砖,硬是在文峰之巅的东、南两处建起4个教室与若干间教工宿舍。据说,县城隍庙被日军炸毁后,其墟基上的砖木几乎是学生们利用课余及节假日搬运到塔山,以用于校舍建设。 

  然而民国中晚期的国民政府已经病入膏肓,常山县立初级中学的师生也因此始终处在动荡与不安之中。由于内战的爆发和校方的权力之争,学校仅从1944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四五年间就换了7任校长,学校教育教学很是不稳定,甚至处于停课状态。

  庆幸的是,1949年5月4日,常山解放了,从此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尽管百废待兴、千头万绪,当时还处在军管机制的常山领导层英明果断,请出了常山知名人士周才兴,担任解放后的常山县立初级中学校长。周才兴校长受命于关键时期,积极兴奋,又深感责任重大,他一边聘任教师,一边组织学生返校,几乎夜以继日,马不停蹄。学校顺利地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开课了。 

  周才兴校长自幼随父亲的货船来到常山,尽管经济不是很富裕,但父亲十分重视他的成长。须江小学读过,私塾也读过,定阳小学毕业,石崆寺精勤补习学校也进过。天资加勤奋,一路走来教书先生喜欢,同学友爱,尤其是1939年春考入省立第八中学,从初一到高三,因品学兼优获得公费待遇。 

  194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省立八中的周才兴,走进常山县立初级中学当上了一名教师。他先后担任浙江省首届人大代表、衢常龙合并大县的政协副主席、常山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荣获常山县劳动模范、省“五讲四美”先进等多项荣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两袖清风、受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 

  周才兴校长扎根塔山教育,直至退休,就如塔院钟声,让人永远铭记。从常山县立初级中学到常山中学、常山一中,他如文峰塔一样,高高地屹立在常山人民心中。


今日常山 人文常山 00004 塔山钟声与读书声 2023-12-26 2 2023年12月26日 星期二